第233章 原来如此(2 / 2)
当他最后一剑刺落之后,那高大的身躯便晃了一晃,最终是轰然倒地昏迷不醒。“
说到这里有人啜泣着哭出声来,穆阁寨在厅入一片肃穆,所有的人望向杨宗保时都是一脸的崇敬之色。那杨宗保也严肃的昂着头颅,仿佛一座英雄的雕像。
何杨喝了一杯茶,擦了一下眼睛继续道:”在下看到那杨大公子昏倒在地,面对如此之大英雄,怎不敬佩万分。而就在此时,有一股浩荡的红色之气从杨大公子的身体里升腾而出,冲向那妖阵,这妖阵如何能抵挡住这正义的英雄之气,只一触便轰然倒塌了。
在下看到妖阵已破,便赶紧抢救人,杨大公子流了那么多的血,万一救得晚了便会有性命之忧。于是,在下取出专治外伤的药粉与纱带,一边涂药一边包扎,同时也在一边默默的数着伤口: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你们知道当时在下的心中是多么的悲苦啊,即便是铁石之人也会被感动成一汪喷涌的泪泉。
就这样当我包扎到最后一剑的时候便呆住了。想来这一剑应该刺在左侧大腿根部的,因为刚刚在下已经包扎了杨大公子右侧大腿根部的伤口了。但很显然刺这一剑的时候杨大公子已经神智不清,从左向右偏了三寸,却正好刺在不应该刺的那个地方,但却仍然是一剑透体,只是这个透体却是斩断。所以也便只有一个伤口。
在下给杨大公子把那处伤口包扎好,又寻到了那块断落之物,因害怕杨大公子看到后会伤心,便一甩手丢下了山去,而此时正好众官兵冲上山来,现在早已被踩踏成肉泥了。
这便是为什么杨大公子透体刺了自己一百单八剑,却只有二百一十五个伤口的原因。“
随着何杨的话音落下,大厅鸦雀无声,静得掉落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此时间何杨是一脸的风清云淡,坐在上座上自然而又潇洒,并且,嘴角才在不时微微的上翘;而那杨宗保则满脸的怒容,凝视着何杨眼看着就要喷出火来;那宦官有些尴尬着,一会儿看看杨宗保,一会儿看看何杨,也无法确定这事是真是假;而其他的在坐之人都一脸的古怪,样子仿佛便秘,一个个脸红脖子粗。
这样尴尬的过了一阵子,正当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鼓乐声,那宦官一喜道:”吉时已到,准备迎接圣旨。“
这时人才都轰然站起,逃跑似的来到大厅之外。何杨在最前面,今天他代穆桂英接旨,而山寨的其它负责人在排在他的后面,再后面则是山寨的寨民。
在鼓乐声中,香案摆下,那宦官从锦盒中取出圣旨向东京方向拜了三拜,才转身。只听那礼部的官员大声道:”众人等跪听圣宣。“
于是,呼啦啦院子里跪倒了一片,所有的人都以额触地,屁股厥起,何杨觉得这个样子一定很是不雅,特别是女人。
随后就听到那宦官尖利的嗓音宣读道:”奉天承运,大宋皇帝下召:兹有山东泰安府穆阁寨穆氏桂英者,虽身在草莽,却仍不忘忠君报国,在此次泰山剿匪中身担元帅之职,运筹帷幄,赏罚分明,最终率军克敌,铲除匪患。为表其功,为彰显大宋皇帝之圣恩,特补穆氏桂英为游骑将军衔,另赐封穆阁寨周边三十里内之山水土地为其滋养之用。外皇太后皇后,特赐加金百两,银千两,锦段百匹,玉器百件,珍珠百枚,望穆氏再接再厉,莫负圣恩。“
那礼部官员再大声道:”跪谢,再跪谢,还跪谢……“三拜九叩之后,何杨才接过圣旨,命人供于阁楼之中。然后大开宴席,举寨大庆,而暗暗给那宦官抬了一箱银子,那宦官点了点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只是他悄然斜了一眼杨宗保的下身悄悄问何杨道:”那事可是真的?“何杨不置可否道:”真便是真,假便是假,真真假假……公公,我们心知肚明便了,这样的事还是不说为妙啊。“那宦官会意点点头表示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