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抚琴探案录 > 小公爷的关照

小公爷的关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照小公爷这尿性,他肯屈尊降贵坐在这里就不错了,韶南怀疑,酒菜上桌前都有人提前为他尝过。

崔绎任周浩初亲手执壶,帮他把酒杯添满。

“你们也不必担忧,刑部对京里最近频发的失踪案十分关注,派张山到提刑按察使司协助侦办,想来很快就会有进展。”

周、燕二人互相望望:“张大人?太好了,有他出马,何愁案子不破!”

端起酒杯,周浩初不禁感慨:“国公爷,周某自忖见识浅薄,说话做事也颇任性,并不怎么讨人喜欢,没想到能得您如此关照,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我都不敢跟老娘讲,我们母子的命都是您救的。”

韶南就见小公爷很痛快地拿起了杯子,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都言当局者迷,能这么快就将最近枣花大街发生的几件事联系起来考虑,足见头脑之清晰敏锐远超常人。若是个糊涂的,我也就不帮了。”说罢微微一笑,酒杯碰唇,轻抿了一口酒。

……是真的就只抿了一小口。

周浩初没有关注到这一细节,崔绎刚才这番话叫他觉着受之有愧,当即向燕如海看去:“这还多亏了燕……”

燕如海立刻咳嗽两声。

周浩初会意,改口道:“多亏了燕兄帮着参谋。”

燕如海实话实说:“我可没做什么。”

林贞贞也不偷看了,转过头来,戏谑地冲韶南眨眨眼睛。

韶南回以一笑,这是她爹的拳拳爱女之心呢。

周浩初只得任崔绎误会下去,替侄女担了聪敏之名,趁机问道:“国公爷,燕兄明日就要起程前往安兴赴任,安兴的情况您想必知道,之前四任县令的事不知您怎么看?”

崔绎放下酒杯:“我对安兴关心的不多,这事你们该向张老尚书请教。”

燕如海便将他去见张毓的经过详细说了说。

崔绎一边听,一边夹了筷子炒鳝丝,眉毛轻挑,说话的神情带了几分漫不经心:“在这上面,我与张老尚书的看法到是有些不同,风险也往往意味着机遇。”

周浩初不能更赞同:“太对了,我也是同燕兄这么说的。”

燕如海讪讪而笑,他并不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不像周浩初,自从知道了安兴县是个什么情况,他内心的压力极大,只是在亲人朋友面前才勉强保持了镇定。

韶南眉头一蹙,也不知是不是她想多了,她觉着崔绎这话似有弦外之音。

看法不同,真指的是对父亲赴任安兴的看法么?

还是说,崔绎觉着张毓对父亲的指点诸如学习贤平伯迟荣的施政方法,遇事向知府许清远请教都是错的,完全没在点子上?

张毓会害自己的门生吗?韶南只是一细想她爹同这位座师的几次接触,就有了答案:会,张毓的态度摆明了就是不管门生死活,只扫自己门前雪。

可惜崔绎对她爹远没有对周浩初那么看重,都不肯就着话题多说几句。

周浩初不放弃在小公爷面前为好友争取:“燕兄此去执掌一县,赋税、刑狱、教化方方面面都得操心,安兴还要额外再加上赈灾重建,负担极重,还不知县丞、主簿是否能与他一条心,原本说这两日在京里找个能干些的师爷,结果被我这事连累,也没顾得上。”

燕如海不太擅长顺杆爬,感激地看了周浩初一眼,道:“决狱断刑方面燕某是生手,偏偏听说安兴案子不少,担心去到之后只会纸上谈兵,原本想找个懂行的刑名师爷在旁提醒一二,只是安兴县这等情形,师爷难请也是应有之义,只能赴任之后再慢慢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至于其它的,有前几任县令,尤其是贤平伯的政令在,只要燕某勤快谨慎些,当出不了太大纰漏。”

他性格不及周浩初洒脱,明明与崔绎同在一张酒桌旁,却弄得好似君前奏对。

崔绎只是扫了他一眼,就把目光收回去了,道:“本公爷做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迟荣在任几年,结果人死堤决,安兴全境受灾,到现在恶果犹在,他的政令,也不过尔尔。”

周浩初虽然看出来他兴趣缺缺,却仍厚着脸皮道:“还请国公爷关照一二。”说着郑重拱了拱手。

崔绎微哂:“好吧,崔平,你去叫陈管事给邺州归川府通判赵羲写封信,同赵羲说清楚了,若是燕县令拿着信找他帮忙,便关照一二。”

这完全是瞧着周浩初的面子。

崔平答应一声,放下酒壶出去了。

周浩初涎着脸笑道:“那师爷呢……”

崔绎也忍不住笑了:“等燕县令在安兴站住脚再说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