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鬼(2 / 2)
“国公爷,粥来了。”</p>
门外有人禀报。</p>
燕韶南不由松了口气:来的真是时候。</p>
原来时间过的这样快,不过坐了坐,大半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p>
她起身想要告辞,崔绎却理所当然地吩咐道:“吃过粥再走吧。”</p>
不知是不是新来的厨子特别卖力气,一打开食盒,一股异香便飘散开来。雪白的鱼片薄如蝉翼,绿萼梅的花蕾半浮其间,汤浓粥稠,白绿相映,这碗梅花鱼片粥卖相极佳,只是看着就叫人食指大动。</p>
鱼片粥要趁热吃,燕韶南舀了一勺,放到唇边吹了吹,小口品尝。</p>
同昨天香甜的莲子百合粥不同,这粥一触及味蕾,便满口鲜香,既没有鱼片的腥味,也没有绿萼梅的微涩,原来海鲜入粥竟能美味成这般,怪不得文青枫提过好几次,说有机会要请她去宝中港吃大餐。</p>
彰州之乱已经平息的差不多了,几个匪首都已伏诛,不知文青枫是不是还会照原来的计划转移家产,跑到西明州去重新开始?</p>
崔绎原本没什么胃口,但见她吃得这么香,也动了食欲,他不能多吃,由小厮服侍着用了小半碗便摇头叫放下了。</p>
“外边下雪了么?”</p>
他留意到几个小厮由外边进来的时候,头顶、肩膀都沾着白色的雪花,屋里暖和,雪花瞬间就化了。</p>
“回国公爷,下了差不多有一刻钟。”</p>
“那叫蒋双崖进来吧,别在外边挨冻了。”</p>
“是。”</p>
少顷蒋双崖掸着头上的雪花推门进来。</p>
大约是为了向崔绎暗示他没有站在房檐底下避雪,听不到屋里说话,老爷子掸来掸去,就是不碰肩膀上那层落白。</p>
燕韶南好笑之余心中又不由有些感慨:蒋老不容易啊,这么大年纪了,看来也是一个下不了贼船的人,谁知道他的今天会不会是自己的明日呢?</p>
蒋双崖笑道:“国公爷,这场雪看样子一时半刻怕是停不了。”</p>
“唔。”</p>
“这连着几年了,每到过年前后都要下场大雪,今年咱们在彰州过年,还以为会有所不同呢,过年的时候少了雪,总感觉缺点什么。”</p>
“是么?”崔绎神情稍显迷茫。</p>
他实在是记不起年轻时候的这些细碎琐事了。</p>
蒋双崖声音洪亮:“国公爷您忘了,前年是大年三十早晨下的雪,去年是腊月二十八,您叫只扫条小径出来,其它都保持原样,那几天府里上下全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把雪踩脏了,连梅枝都不敢去折。”</p>
崔绎笑了笑,他完全没有印象了,照蒋双崖所说,很可能是哪位叔叔婶娘惹得他不高兴了,他才变着法子折腾大伙,叫对方也过的不自在。</p>
他道:“我到是记得八岁那年,下了好大的雪,母亲带着我在院子里堆了个雪人,惹得父亲大发雷霆。”</p>
蒋双崖全无印象,但崔绎的父母感情不合他是知道的,矛盾起源也肯定不是因为雪人,笑道:“一会儿叫侍卫们扫雪的时候也堆它几个,等天一上冻,能撑到明年正月里当冰灯用。”</p>
燕韶南在旁听着不由暗暗惊奇:小公爷记得小时候的事,却不记得前年、去年过年时的情形?</p>
她理解蒋双崖想岔开话题,不愿参合崔绎的家事,可十年过去了,崔绎不再是小孩子,堆几个雪人且不说能不能弥补他幼时的遗憾,关键他伤重不能起身,也看不到呀。</p>
崔绎却很痛快:“好,传令下去,堆得好的有赏。”</p>
一会儿院子里传来刻意压抑的欢呼声。</p>
“国公爷中午想吃什么?”</p>
“快中午了?我估计着大夫还是要我喝粥,不用管我,你看燕小姐想吃什么叫厨房准备,下雪天,你陪着她赏雪用饭吧。”</p>
燕韶南起身拿过瑶琴,行礼告退。</p>
看来不弹琴将他哄睡,想脱身没那么容易啊。</p>
不过午饭是和蒋双崖一起吃,不受拘束,说不定还能打听点有用的讯息,燕韶南到挺满意的。</p>
众人鱼贯而出,崔绎叫住蒋双崖:“你打发个人,去把都司衙门的官员找来,我问问他流民安置的情况。”</p>
蒋双崖劝道:“国公爷,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儿拿着朝廷俸禄做事,您还是好好养伤,别耗神了。”</p>
崔绎嗤笑一声:“眼下赈灾的事是燕小姐的父亲在主持吧?我若不过问一下,她下午怕是会一边弹琴,一边在心里骂我死纨绔。”</p>
“……”燕韶南吓了一跳:“见了鬼了,他怎么知道!”</p>
喜欢抚琴探案录请大家收藏:(..)抚琴探案录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