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2 / 2)
话音刚落,周遭一片窃窃私语声。恰是这段时间,乌蒙国如有神助,侵犯了大宣的边关,抢杀掠夺无数,岂不是很巧合?
“郝统领进入乌蒙国搜寻期间,可有听闻不寻常的事发生?”
“有一件,乌蒙国的指挥史,得高人指点,一夕之间跃为国王爱将。”
听完,周顾文若有所思,不再发一言。
好一个方唐之,果然有手段,真是无时不刻不让他佩服。秦亦昕捏着眉心,想发泄怒气,但怒极了反而能镇定了下来,冷冷道:“退朝。”
大臣三三两两离开,郝后况从地上站起,没有大臣来找他攀谈,他深知,朝廷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地,他戴罪在身,自然是离他越远越好,免得祸及己身。
不过,他终究免于一死了。
御花园的闲亭上,秦亦昕背手不安地踱来踱去,石几上的茶已经凉了一回,待看到周顾文远远走来,他才安然坐下,端起宫女新换上的热茶。
周顾文来到他面前,行了君臣之礼后,道:“皇上召臣前来,可是为了方唐之诸事?”
秦亦昕点头,给他赐了座,急切道:“周爱卿,你认为这一切是不是过于巧合了?”
周顾文不假思索道:“回皇上,臣认为,过于巧合,便不是巧合。所谓的高人就是方唐之,他投靠了乌蒙国的指挥史,给他出谋划策,仗着对咱大宣国边防的了解,助指挥史取得胜利,从而获得国王的重视提拔,一跃成了乌蒙国的重臣谋士,只怕,这样一来,咱们大宣不可不防。咱大宣国与乌蒙国虽和平相处百年,一向井水不犯河水,边关偶尔冲突,但也是小打小闹,不痛不痒,不波及大局。可近几十年来,乌蒙国生存环境恶劣,而咱大宣沃野千里,越发富饶,受到他们的觊觎那是在情理之中。方唐之之所以投奔乌蒙国,料是也是看到了这些因素。他叛变而逃,是大宣国的大罪人,可以说他与乌蒙国有同仇敌忾的基础,且他并非等闲之辈,除之方是长久之计。”
秦亦昕恨恨道:“当初他起兵夺位,朕应该当场一刀让他人头落地,朕真是十分后悔。”
“皇上息怒,莫伤了龙体。”
秦亦昕起身离座,抬头望着乌蒙蒙的天,沉默半晌,道:“那么周爱卿认为,下一步朕应该怎么做?”
“朝廷经过方唐之起兵谋位之事,尚未完全恢复元气。臣有一计,不知道当不当讲。”
“别卖朕关子,直说。”
周顾文像是得了敕令,正色道:“咱可派特使出使乌蒙国。”
秦亦昕眉头一蹙,颇有不解,“此话怎讲?”
“方唐之曾经是皇上的重臣,对他信任有加,他却拥兵自重,图谋不轨,是极具野心危险的人物。正所谓本性难移,他如今潜逃到他国,定不甘平凡。他现在是乌蒙国爱将的谋士,谁可保证将来,他不会步步为营,威胁到乌蒙国国王的江山权位?他对于一国之君来说,绝对是一潜在祸害。方唐之是咱大宣的叛国之徒,派特使出使乌蒙国,与乌蒙国国王要回一个叛徒,先是同他讲清这些利益关系,想国王不会不防;此外时值寒冬,乌蒙国物资匮乏,咱们可以赠送物资珠宝以表达心意;之前的举兵犯我边关也可以一笔勾销。如此诚意满满,乌蒙国国王会根据权益衡量,绝对不会因一个邻国叛徒而不给给咱大宣这个面子,从而也可以进一修缮两国的关系。”
秦亦昕颇为不悦,他大宣泱泱大国,竟要低声下气去取悦邻国,就为了要回一个叛徒?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周顾文早预料这番话一说出口会惹龙颜不悦,不过他还是把下面的话说完:“皇上,臣斗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快刀斩乱麻,方唐之之事方能尘埃落定,皇上亦能安心处理国事。而且在臣看来,赠送物资珠宝并不是在取悦邻国,而是一种施舍与恩惠,体现了大宣国的大度。”
秦亦昕心烦意乱,不想再继续听下去,挥手屏退了周顾文。第一时间,脑子浮现了一位女子,他的皇后。
想到她的温婉,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平和,他心中莫名一股迫切。
走进她的寝室,只见温织素在临窗的位置设一长案,长案上面有序摆放着拿捏成各种形状的面团,其中有花有动物......温织素全神贯注,手中持一把小剪刀,正在捏剪一朵莲花,完全没察觉身后多了一个人。
宫女见到秦亦昕,正要跪下请安,被他及时阻止挥退,整个寝室里,顿时只剩下他和她。她穿着素色襦裙,不施粉黛。宽袖轻挽,露出半截皓腕,袅袅燃香中她眉目淡然,岁月静好。
“颖儿,”温织素头也不抬,“给我递一下水盅。”她暂时放下手中刻了一半的莲花,她发现面团不够,她需要继续和面。刚抓了两把面粉在手中,水盅就递了过来,余光看过去,她怔了怔,手不对,那、那分明是一只男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