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快穿之神棍风范 > 和尚4

和尚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所以说,平时鸡零狗碎的事情那么多。分开来看,都不太耗时,合起来时就极耗时间精力,谢安歌哪来那么多心思交友游玩?

他只恨自己分.身乏术。

****

当当当——

四更时,有僧人到钟楼敲钟,浑厚的声音穿越晨雾,唤醒了法华寺,僧人们陆陆续续地起了床。

接着,鼓楼的僧人也动了起来,低沉的鼓声响应钟声,默契地奏起乐曲。

此时仍是黑夜,天边不见一丝光亮,谢安歌提着灯笼,扶着师父,穿过长长的回廊。

回廊上那些色彩浓艳的壁画——慈悲的菩萨、丰腴的佛像、怒目的金刚,在幽幽灯火的映衬下,影影憧憧,诡异而瑰丽。

很快,僧人们集中到大雄宝殿,一起做早课,把《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诵读了一遍。

谢安歌一心两用,一边念经一边修炼纯阳诀。

大雄宝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像,这是一尊坐佛,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自然下垂,背后是一圈黄金塑造的光环。

佛像背后是坐南朝北的三大士,文殊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观音菩萨骑龙,各得其所。

佛像前摆放着五彩的刺绣欢门和经幡,莲座长明灯,供养台和供具,木鱼、磬、烛和蒲团等物件。

香烛味缥缥缈缈,溢满大殿,欢门和经幡微微摇摆,僧人们太过投入而一无所觉,印着戒疤的上千光头聚集,神情肃然,显得大殿异常庄重。

大殿两侧供奉着十八罗汉,一侧各九尊。这些罗汉永驻世间,护持正法,铜铃大的眼睛默默地观察着底下的凡人。

木鱼声声,念经的腔调空灵舒缓,每个僧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就是一条天河,仿若佛陀将天河从天上倒下人间,惠及众生。

早课结束后,建康城内各个寺庙的行者和头陀们,就会打着铁板或木鱼沿街报晓,顺便兼职天气预报。

这些辛勤劳动的行者、头陀们就可以在当日、月初、十五、月末以及当节时,上门向沿街的百姓化缘,施主们则会准备好斋饭或斋衬钱,以感谢僧人们。①

熹微未露,晨霜微凉。

此时,谢安歌已经返回居所,换上了短打,随即在院子里练武。

法华寺的诸多武功偏向煌煌正道,比较偏重力道,并不十分注重技巧。

其中,谢安歌尤喜身法、阵法、棍法,再配合上手上的功夫——掌法、拳法,威力惊人。

阳气初升,院子里的气场随着谢安歌的起转腾挪,不断变化,时而如疾风暴雨,时而如金戈铁马,时而如烈日当空,时而如泰山压顶。

蓬勃而强大的力量在谢安歌的血液经脉中汩汩流动,含而不露。

最值得称奇的是谢安歌的控制力,堪称随心所欲。他习武时威力虽大,但所有的力量乃至声音,都被锁在院子里,不曾外泄一丝一毫。

这份对力量的惊人控制力,就是在法华寺内最出色的武僧当中,也极其罕见,其年龄之小更是史无前例。

将看重的武功全部练过一遍之后,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滚落,滴到了长长的睫毛上,谢安歌忍不住眨了眨眼。

衣衫下的肌肉柔韧而有力,并不虬结,线条十分流畅,像裹着钢铁的丝绸,美丽而危险。

练武时间结束后,谢安歌抓紧时间淋浴,换下了方便行动的短打,穿上更加得体的玉色常服。

※※※※※※※※※※※※※※※※※※※※

①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条记载,“毎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庵舍行者、头陀打铁板儿或木鱼儿沿街报晓,各分地方。若晴则曰‘天色晴明’,或报‘大参’,或报‘四参’,或报‘常朝’,或言‘后殿坐’;阴则曰‘天色阴’,晦雨则言‘雨’。盖报令诸百官听公、上番虞候、上名衙兵等人及诸司上蕃人知之,赶趁往诸处服役耳。虽风雨霜雪,不敢缺此。毎月朔望及遇节序,则沿门求乞斋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