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二章(2 / 2)
春去寒梅早报信
历其民赶紧递上横额。历道一挥而就,却是:复始一元
这时,历来来了,一进门就大声说道:“老道老道,先给我写一对。”
历道“呵呵”一笑,提笔就写:
享下等福择低处立
就高处坐向宽处行
又题了横额:大度人生
历来连声说:“好字好字,好联好联!”
接着,写了一副生意联:
生意恰似草前春
财源有如泉后雨
横额是:财生气和
又写药房联:
知母到一阵乳香
防风来半窗故纸
横额是:人间满春
又写一副:
旧岁锣鼓声声辞
小院东风习习入
横额还是:人间满春
一直写到深夜,大家才欢欢喜喜回家睡觉。
第二天,家家门上、窗子上,还有牲口圈门上都用面糊牢牢地贴上了春联。
下午,秦德忠领着一队背枪的人来了。看了一转,哈哈大笑。后来,一个戴眼镜的背枪的人不知在他耳边嘀咕了什么,秦德忠突然变脸大骂:“都写颠倒了!狗屁东西,狗屁不通!换,全换,统统换掉!”
历其民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叫人把历道写的那些春联全部刮掉,派历心民去红砂镇领来统一编写的对联。
有的是:“开门就是理想,回家便进天堂”;有的是:“一步迈进理想生活,双脚跨向荣华富贵”。横额却都是“春满人间”。
六月三十日一大早,闰生还在熟睡,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他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跑到院里去放炮时,街上的锣鼓又震天价敲响了。吃过早饭,历其民就领着历氏家族的大小弟兄们一起到老坟上去烧纸。大家面北背南,黑压压的跪在老坟前。历其民献上五牲祭礼,焚香之后,高声说道:“列祖列宗,明个就是大年初一了,我们历氏一门一百二十四口就要过理想日子了。今个,孝子贤孙备齐五牲大礼,烟酒糖茶,我历氏列祖列宗若地下有知,保佑全族老少男女人人平安,家家吉祥,永永远远都过理想日子!”
这一通祭辞让历其民说得慷慨激昂,人人听了痛哭流涕。大哭以后,献烟祭酒,三跪九叩。又放了一千响鞭炮,硝烟弥漫,久久不散。
祭完祖后,历物又领着人杀了六只羊、两口肥猪和一头老牛。
傍晚时分,在吃腊八粥的地方,全村一百二十四口人又聚在一起,开始“装仓”。
先是醮奠先人,由历氏族长历来焚香三柱,献上酒肉,然后率孝子贤孙三跪九叩。叩过之后,历来满面红光,一字一顿地说道:“列祖列宗:我历氏一门,来自山西大槐树下,先人事道,以道传家,几经沧桑,有中兴之时,也有落魄之日,然历代都出一方名道,族人奉道不衰,秉承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之祖训。光绪年历氏中兴,兴建官路大庙,气势宏大,名传百里。十二年前一场地动,毁我道庙,乌呼哀哉!我辈理所当然恢复祖宗荣耀,任重道远,须时刻不忘自强。今幸我历氏一门,人丁兴旺。吾古、槐、迁、来、世、道、沧、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辈,尚有鄙人、二哥历槐、三哥历迁、六弟历道、八弟历桑、十弟历善、十三弟历厚、十四弟历德、十六弟历物九人在世;民字一辈,先人训不可忘: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今我历氏民字辈中,人才济济,除不民早夭,尚民、贤民、贵民、货民、见民、可民、欲民、虚民、其民、心民、实民、腹民、弱民、志民、强民、骨民十六条后生都正当年;孙子辈,先人有训: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今我历氏生字辈中,有不思、不天、不道、不犹、不张、不弓、不抑、不高、不举、不下、不有、不馀、不损、不不、不足、不以、不奉、不圣、不人、不无、不为、不成、不功、不弗、不居二十五人,天道二十有五,先人训示刚刚凑巧。噫——我历氏又海纳百川,与外氏通婚嫁娶,今我历氏一门,有金、银、吕、习、孙、柏、常、秦、万、古、牛、方、田、狄、云、丛、吴、于、翟、刚、郝、任、平、安二十四个外姓,隐喻着无欲则刚,好人平安,哈哈哈,真是道法自然。有此吉兆,我历氏何愁再不中兴。如今,我历氏老少一百二十四口,正逢太平盛世,从今而后,就要实现理想——贤侄其民呐,今日个,老夫就将列祖列宗留下的我历氏一门老少、田五百一十三亩、井两眼、碾、磨各一座、豆腐坊一座、槐五百一十一颗、杨柳千二百零六颗、榆三百八十八颗、沙枣千三百四十颗、牛十五头、马八匹、驴三十一只、骡十二匹、羊三百三十一只、猪二十七口,鸡狗猫兔不计、大车一十一架、农具若干……其民贤侄呀,这可是我历氏列祖列宗数百年积攒的家当,如今,就交与你的手上,可要好好保守,免遭涂炭呀……”说到这里,历来颤颤巍巍地把历氏宗谱举过头顶,大喝道,“历其民接谱——”
历其民吓得噗通一声趴倒在地,一连磕了九个响头,摇晃着立起身,从历来手里接过那本厚厚的历氏宗谱,放声大哭起来。
历来皱眉无语。
片刻之后,历其民手捧历氏宗谱,用嘶哑的声音说:“今个,我历其民在列祖列宗面前发誓,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我们历氏一门一百二十四口就要过上理想日子了,只要有我在,就有历氏一百二十四口都在,只要有我吃的,就有历氏一百二十四口吃的。从今而后,家家户户住高楼大厦,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坐飞机汽车,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铁梨子洋耙,睡觉一个屋,吃饭一个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若不然,天打雷劈,叫我历其民一个人担当!”
这一夜,男人们都喝得酩酊大醉,女人们个个红脸粉脖,叽叽喳喳一直说到半夜。
闰生顾不得吃肉,只管在人群里穿梭,捉迷藏,放鞭炮,不是一个一个、而是整挂整挂地放。后来,贤民叫娃娃们也都喝了一口酒。冬花一直找到天亮,才从庙里找到闰生。
农历七月初一,天麻麻亮,历其民就带领众兄弟开始挨家拜年。
先到了历槐家。
大家刚一进门,历槐就从炕上跳了下来,挡住不叫磕头。
历其民忙说:“槐二爸,您老快往上坐,您咋能下地,折杀小辈们了!”
“理想日子,讲的是人人平等,免了免了。我原想,把饺子挨家送去,哪知你们早早就来了。好,好。来,一人两个饺子,吃过再走。”历槐一边说,一边拿起筷子,挨个往大家嘴里喂饺子。
香喷喷的饺子,雾濛濛的香气,热腾腾的话语,弥漫在不大的屋子里。尽管只是一、两个饺子,却吃得人人浑身冒汗。
临走时,历其民说:“槐二爸,过完年,就要开食堂,专门有人做饭了。您就等着颐养天年吧!”
“不,我还要天天给你们包饺子吃,一年三百六十天不重样,羊肉萝卜的,猪肉萝卜的,鸡蛋萝卜的……”大家已经出了街门,历槐还在屋里掰着指头说话。
等来到闰生家时,天已经半黑了。拜年的弟兄们让闰生奶奶坐在炕上,哗一下,齐刷刷全都爬在地上,向她磕头。历其民急忙拉着闰生爬在炕上,给大家磕头还礼。
初二早晨,闰生还在家里吃饭,心民进来说,栽秋千了。闰生放下饭碗,赶紧跑出去看。只见四根柱子一道梁已经架起来了,秋千绳一拴上去,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开始争着去打。
一会儿,几个年轻媳妇叽叽喳喳簇拥着冬花来了,玩秋千的人赶紧下来,让给冬花打。
只见冬花一跃而上,只荡几下,就腾在半空。
“冬花加油!冬花加油!”围观的人们高喊着。
冬花纵了几下,越蹬越高,呼地翻过了大梁。闰生高兴得哇哇大叫。
围观的人齐声唱道:
秋迁架在大场中,
男女老少争相蹬。
脚踏板,手握绳,
好象神仙驾了云。
老汉过来打一遍,
福寿双全一百年。
奶奶过来打一遍,
还能绣个鱼闹莲。
小子过来打一遍,
生产劳动走在前。
媳妇过来打一遍,
孝敬父母人人赞。
学生过来打一遍,
好好学习把书念。
牧童过来打一遍,
放羊不进庄稼田。
中午时,左新庄的社火也来了。几面龙凤旗走在前面,紧跟着敲锣打鼓的人,接着是头带礼帽、身穿长袍的“春官”和抱香表匣子的,最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娃娃。
来到官路庙前,春官高声说道:
五方神位在当村,
五方百姓得安宁。
远逐狼虎三千里,
近保民间一方人。
一保风调雨又顺,
二保国泰民安宁,
三保皇王有道行,
四保大发财源滚,
五保五谷丰又登,
六保牛羊满圈棚,
七保瘟神远离人,
八保虎狼归山林。
接着唱起闰生最爱听的《小姑贤》和《张连卖布》。
戏一开场,一个妖婆头上扎着羊犄角,一步三摇地走出来,单凭这几走几摇,已惹得人们笑声不断。嘴里又念道:“青布衫子蓝布裙,打打扮扮赛观音。昨日我从大街过,人人叫我柳树精。”
坐下又说:“世上三件毒物——疯狗、蝎子、妖婆。别人家的恨不得掐死拧死,自己家的顶在头上怕给吓了,含在嘴里怕牙挂了!”
这时,媳妇子上前请安,问婆婆万福,妖婆却骂道:“前一福后一福,鞍子磨了你爸的屁淌骨,老鸦叨了你妈的眼眶骨,什么福!”
媳妇子辩解了几句,妖婆就大发雷霆,扬起鞭子抽打。嘴里唱道:“鞭子下来风摆柳呀,鞭子上来虎翻身呀,打在身上没有半斤重(依呀嗨),三打不如老娘一座墩(个燕麦花)。”
妖婆用屁股墩,媳妇子一躲,妖婆自己跌了一墩,更气了,又用手掐,用针挖,用嘴啃……还强逼儿子离妻。儿子不愿,又骂儿子不孝,合家气她一个人,唱道:“滚沟价,跳崖价,蒜窝子里投井价,买些白糖闹死价,棉花包子上碰死价……”
妖婆耍起疯来,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妖婆的姑娘唱道:“母亲不必泪涟涟,听孩儿把话说心间。你的儿我今年十七、八,不久可要到人家,世上个婆婆都象你,叫你儿我怎样活人价……”
每年过年,各庄都要到官路庙来闹社火。左新的社火来了一会儿,红砂镇的社火也来了,一直闹腾了一天。
十五日晚上,闰生跟着冬花,领了一群孩子们,踏着明亮的月光,去红砂镇上看打花。
天还没黑的时候,两个小炉匠就已经将火炉子搬到戏楼场里。接着,来了几个头戴草帽、手拿木板的小伙子,将一些生铁打成小渣子,装进几个小沙罐内,塞进炭火里烧。
成群结队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站在离炉子很远的地方等待着。风箱不停地搧着,等到炉子上再不添生炭,炉火烧得由红变黄的时候,两个小炉匠用钳子夹出罐子,将罐子里的铁水给每个小伙子的板子上倒一点,铁水还在流动,小伙子们你一下我一下,向空中猛撒出去,铁水哗地一下就散发出无数个小花,碰在周围的树枝上,又散发出更多的小花,飞向天空,铺天盖地落下来,又碰在周围的树枝上,又散发出无数的小花来,落在地上,溅出遍地的花瓣。
闰生拉着冬花的手凝视着这真正的火的树和银的花,心旷神怡!
年,过到六月十六日,就算过完了。
这天晚上,天还没黑,家家户户就到处收拾柴火。夜幕刚拉下来,家家门前的柴堆,就都点着了。闰生妈还做了一个小布娃娃,扔进火里烧掉。
柴火着完后,闰生妈又拿来一把扫帚,一边照火灰上打,一边看迸出的火花像什么庄稼的花,看了一阵说:“今年麦子又要成了,谷子也要成了!”
然后,又扎上火把,点起来在各个住处和牲口棚、猪圈内转,接着向外飞跑,喝喊着拿到场上去。家家的火把堆在一起,燃起冲天的火焰。这样,就算把社火烧了,瘟神送了,把年过完了。
燎完“百病”,闰生从家里跑出来,跑到庄外,跑到场上,只见远远近近,无数的火把点燃了,无数冲天的火光升起了,有如千万条火蛇,在清明的月色里蜿蜒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