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和亲公主48(2 / 2)
这事若让别人做来,肯定是困难重重,可春暖已做过两世,脑袋里存着的东西尚未丢掉,她再整理起来依然显的得心应手。
再有小六从旁协助,两人自来默契,更有事半功倍之效。
皇庄上的老农得知小六要亲自侍弄田地,吓的忙不迭跪倒在地,连连摆手。
“小殿下啊,您这不是难为老奴么,若是让娘娘知道您亲自下田,老奴这项上人头就保不住了。您生下来就是贵人,合该享福的命,哪能让您干这些个贱活,这不是折煞了老奴么。”
这庄头老农被皇权禁锢了多半辈子,尊卑观念已深入骨髓,说什么也不愿让小六下地。
于是两人折中一下,庄头给小六划出一小块地,也就是五六亩的样子,然后再派来几个人,听小六的吩咐。
其实庄头心里还是很不愿意,这天潢贵胄的哪会种什么田,估计是上了兴致想玩一玩吧。
就是可惜了那几亩地,今年的收成可能要打水漂了。
只做试验田,这几亩也就够了,这几日小两妻两人一直在这块地上盘桓。土质中等,肥力略薄,地还未化冻。
野草出芽,麦种就下。这里的人们只依循这句农谚行事。
野草出芽时,天气还未转暖,只是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晚上冷的时候,水上还能结出一层绫冰,小麦种这时下地正好。
庄子上要种小麦的地块已被整理出来,只有分给小六的那块还没动。
老农越看越心急,这都快下种了,怎么还不见动静呢,可别再误了时节。
其实是春暖嫌他们用的犁和耙都不好用,画了图让人重做一批出来,还得两三日才能送来。
还要挑出一些强种进行育芽,另外,从外面拾回来的马粪还没沤熟,也就在这两日了。
小麦种只育两三天,出点芽头就好,即使种的迟个五六天也不耽搁出苗时间。
犁耙终于送来时,庄子上的小麦已经全部种完了,一众老农座在不远处的树下,看贵人们究竟是怎么种田的。
见一个农人开始放火烧草,老农们想着,迟了迟了,这会儿才放火,那种子得多早会儿才能下地?
又有几个农人用马车拉来沤好的马粪,均匀的撒在才被野火烧过的地上。老农们便说,糟蹋了糟蹋了,这肥咋能这会撒。
这边才说着马粪被糟蹋了,那边已经套好了犁耙,先犁后耙,把土里的草根都耙出去。
老农们正稀罕的看着这些轻巧利索的犁耙,那边已经把麦种搬出来,顺着耙子拉过的沟壑往下撒种。
这、这就没见过这么种地的,这不是儿戏么?哪有新犁过还没晾晒过田土就能下种的?
老农们心疼那地,心疼种子,还心疼那些轻巧的农具。咋就偏遇上了那么个主儿呢?
可是再心疼也不敢和贵人们对着干呐,若是不小心说错了话,那贵人打杀了他们也不无可能啊。
得了,不就是几亩地么,全当扔了吧。
他们在这里想东想西,那里已经用平耙起陇了。
上午开种,下午已经全部种完,这个速度又惊住了一群人。
你要说糊弄吧?那真没有,老农们可以作证,一犁都没扔了。犁地没糊弄,那其他就更不可能了,种子也一把没少的全下进了地里。
可是老农们就是觉得不得劲儿,他们自家里种二三亩麦子,一家人忙忙活活了七八天才算完事。这四五亩地好歹也得个几天才能完事吧?半天功夫就全忙完,这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嘛。
这还没纠结完呢,人家最后种的麦苗已经冒头了,回去刨了刨自家的麦子,才将顶出了点芽头。
于是这帮老农更纠结了,这麦种咋还看人呢,人家有权势,它就跑的快,自家没权势,它怎么就长的这样慢呐。
人家的麦苗已长到五六寸了,自家的麦苗才出头。人家的麦苗直溜溜的一道真顺眼,自家的麦苗稀的稀稠的稠,满像地里长了个癞痢疤。
人家那麦苗黑壮黝绿,看着能爱死个人,自家的麦苗细细黄黄,蔫达达的就像村里头那嫁出去的二丫头,又瘦又可怜。
麦苗扬花了,结籽了,灌浆了,进了流火的六月,已经沉甸甸弯下了腰,看着咋那么喜人。
再转头看看自家的,还在直愣愣的站着呢。
老农心道:“我傻就罢了,你们咋还不争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