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市井之女(2 / 2)
她有能力建第一个雅园,她就有能力建第二个第三个第无数个,全看她想不想罢了。
令人意外的是,张氏将她这两年挣来的银子一股脑的全倒了出来,说是给春暖添妆。小两百两银子呐,她还真舍得。
别管她是怎么想的,总之春暖是很窝心的。张氏有多爱银子,全家人都知道,就是这样一个爱银子的人,却把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给春暖当嫁妆。
最震惊的要数李大牛了,他是真不知道张氏手里有这么多银子啊。他还想努力一把给她打个银枕头,结果人家做两个银枕头的钱都够了。
春暖只是象征性的拿了两个锞子,其余又给她退了回去。
经此一事,李爹陈氏都高看张氏一眼。她没有多大的心眼子,就是如此,她的品性才尤为可贵。
更意外的是,张母和张大嫂也给春暖添了妆,东西不多,就是一对银镯,胜在心意。
陈氏上下打量张母,她这亲家是换了人吧?平日抠抠索索的人,今日怎么这般大方。那一对银镯,没个三五两银子可下不来。
她本不是爱多心的人,再一想张小妹还未出嫁呢,张母大概是想让她将来也给张小妹添妆吧。这么一想,也就通了。
春暖住在李爹陈氏的院子里,一上午,人流不绝。妇人们都来看她一趟,看一回便感慨一回,说道:“咱们看着长大的小娘子都要一个一个的嫁人了。”
那语气就跟说眼看着咱家水嫩嫩的小白菜就要被猪拱了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婉转的一叹三咏,长嘘短叹,就跟唱大戏一般。
只属于市井中的鲜活的人间烟火气息。
一刹时,就把春暖刚刚生起的惆怅赶得无影无踪。
中午开了宴,客人们全进了园子吃饭。张氏也给春暖端来了吃食。
饭后,又洗漱了一番,张氏才帮春暖穿嫁衣,重新上妆。
也没觉的过了多长时间,外头就哄闹起来了。
齐小六的亲兄长来了三个,他那一帮朋友一个不剩全都来了。看着挡门的一群泼辣的妇人,齐家兄弟有些打怵,但是那十几个纨绔可不惧,手一扬,铜钱如雨点般四散洒落开来。
妇人们立刻低头抢起了铜钱,把挡门的事全抛脑后。
齐小六领着伴郎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内院。
齐氏兄弟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娶亲还能这样操作,那他们当时被怂成狗是怎么回事?
小纨绔们表示,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BB,他们又不会吟诗作对,又不能跟一帮老娘硬扛。银子一洒,万事大吉。
春暖正愣神呢,就听得闹哄哄进来一帮人。
齐小六也不顾岳父岳母还在堂上等着,就兴冲冲的喊到:“媳妇儿媳妇儿,我来接你了。”
气得齐三郎从头上就给他削了一下,又将他按倒在地,给岳父岳母下跪。
齐小六麻溜的跪了下去,对李爹陈氏说:“岳父岳母,我来娶暖暖了。”
李爹生生压下想打人的欲望,不停的催眠自己别跟个二傻子计较,才僵硬的点了点头。
齐小六立刻笑得百花齐放,引得堂上人频频吸气。
新嫁娘是要哭的,可春暖一想齐小六的傻萌样就想笑,哪能哭得出来。只得狠狠掐了一下胳膊内侧的嫩肉,眼泪才簌簌落了下来。
真是太疼了。
走出来和齐小六一起磕头拜别父母兄弟,春暖就被人扶了起来。
齐小六见得能走了,就说:“岳父岳母啊,我先走了,明天再来看你。”
气得齐三郎直想打人,这倒霉孩子怎么这么欠揍啊。
齐小六见李爹冲他挥手,便又对春暖说:“媳妇儿啊,我来背着你吧。”
话刚说完就被李大牛扯到一边。李大牛蹲在春暖面前说:“上来,哥背着你。”
春暖乖顺的伏在李大牛背上,由他背着出了门。
春暖透过薄薄的盖头往外看,迎亲的人不少,送亲的人也不少,整整两长串。
主要是很多人都要赴两家的宴,春暖家的午宴罢后,还要去赴齐家的晚宴。
抬嫁妆的人也多,或一人抱一个盒子或一人提一个桶,排了长长一条。最省目的就是小乖,头戴大红花,背上扛两个竹筐,竹筐里装着春暖日常用的小玩意。
吹吹打打颠颠簸簸的就到了齐府。
齐府将宴席摆在长街上,请了酒楼的厨子来料理饭食。
送嫁妆的人将嫁妆放回院子里后,又退了出来坐到宴席上。
春暖的花轿进了大门,从二门上停下,齐小六也没踢轿,笑嘻嘻的拢起轿帘,将春暖小心扶了出来。
一边走一边轻声说:“到马鞍了,抬脚,好。”“这里有火盆,小心,抬脚,过了。”
喜娘面无表情的跟在两位新人身边。她的活都被新郎抢着干了,可她又不能生气,还得陪着笑。
可她真的好生气哦。
堂上左右两侧分别坐了两个妇人,齐夫人被齐小六生撒泼打滚拉硬拽请了来,被何氏请在右侧上座。
新人站住后,喜娘才发觉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
拜天地祖宗高堂,夫妻对拜后才将新人请进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