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继子(2 / 2)
七七还在惊叫,欲往后撤,奈何晁典臂弯太紧,一时没挣出去。
她捂住脸,道:“你把它弄远点!弄远点!”
晁典便安慰的捏捏她的肩头,嘴里念叨:“死了死了,没事了。”说罢以剑挑了那两截尸体,抛入远处的花丛之中。
她自指缝里窥探,见那蛇不在眼前,才松了口气,发现自己头皮发麻,冷汗直留。
有人发出笑声,她这才有些难堪……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却被一条小蛇吓得直往男人怀里钻,说出去,怎么不是一个大笑柄。
司马恪轻笑一声,迎来七七怨恨的目光,他道:“没想到将军冲锋陷阵,洪水猛兽也不怕,却是怕一条蛇虫。”语气中当然有些嘲讽,她惊吓之余,没有回话。
众人的兴致没有被这一小插曲打断,仍在继续往前,七七心有余悸,只跟在晁典后面,时刻观望左右。深怕那蛇还有个兄弟姐妹什么的。
司马恪:“这里怎么会有蛇虫,御花园的人都是怎么当值的。”
崔诏点头哈腰:“是,老奴回头一定好好儿督促御花园整改。”
转眼间,她外出归来已近半月,时间也到了认子仪式这一天。七七派人将后院的一间空置房间改成了祠堂,又打通了两道正门通往祠堂的石门。
戚蔚的父母早逝,族谱也早已丢失,是以偌大的祠堂内,仅供奉了戚蔚一人的灵位,显得有些凄凉寂寞。
霍家的族人和一些资历较深的戚家军,以及她的一些亲信,都受邀来此见证元帅府认子。
在霍衍的主持下,整个仪式井然有序的进行了,在场的人却没有该有的高兴。
姗姗在司马觐的怀中哭成泪人,司马觐也紧咬牙关,感觉在场的人都在嘲讽自己。
霍家人对此都不是很认同。
好在那孩子与七七也算有些血缘,戚家军中倒是没有人质疑。但众人因见了戚蔚灵位,不免都是一番伤怀。
她从二娘手里接过司马襄,满怀歉意的看向霍姗,霍姗却抽泣着将脸埋进司马觐胸口,她想拉着姗姗的手说句抱歉,但却被司马觐以手肘挡开了。
她为难的看向母亲和二娘,母亲投来安慰的眼神。
她抱着司马恪在族中长老的见证下,展开了写有《戚氏族谱》字样的竹简。
他的名字赫然排在卷首,尽管时隔许久,瞧见他的名字,她仍是忍不住心口一痛,不觉双眼含了泪,指尖轻轻拂过他的人物生平,每一字每一句,她都铭心刻骨,从他降生,到拜入霍衍门下,再到领军,到收徒,到官拜骠骑将军,到他娶平妻,再到他官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再到他为国牺牲。
能装下山川湖海的双眼,却终究噙不住那两颗眼泪,吧嗒一声,落到竹简之上,晕了墨色。
母亲咳了一声,走上前来,遮住众人看向她的目光,扯着她的衣袖道:“大喜的日子,别掉眼泪,先给孩子更名吧!”
二娘和霍姗的意思,是改姓不换名。但她觉得,一提及襄字总让人觉得别扭,再者说,司马觐已是危墙将倾,他还能去襄助谁呢?
她咬住唇,收了眼泪,一手执起笔,轻声道:“为响应陛下改制,我就为这个孩子取个二字之名吧。从今天起。”她低头一顾怀中熟睡的婴儿,一边写下,一边说:“你叫戚怀师。”
她将怀师紧紧抱在怀中,好像紧抱着她最后一点念想。
师父,我的念想,终于有处寄托了。
我会尽力培养他成人,教育他成才,我会将我的所学倾囊相授,有一天,他会替我撑起元帅府,撑起戚家军,那时,我恐怕已经人老珠黄面目全非,希望黄泉相见时,您还能认出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