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书院被刺(2 / 2)
盛勘元自然是不可能亲自做这种事,但还是应允下来,叫莫哲承每日放堂以后,教他们几招防身术。
莫哲承看看盛勘元,眼睛里全是惊讶。盛勘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给爷解解闷。”
他们主仆二人,确实从未过过如此清闲的日子。尤其是莫哲承,除了陪盛勘元上学堂,打探打探消息,基本上没别的事情可以做。想想以前的日子,在宫中要眼观六路,时刻提防;在宫外要随军打仗,浴血奋战,他从没想过有一天,竟然和他家三皇子过上了喝茶吃点心上学堂的日子。
不过他知道,这样清闲的日子,盛勘元心中其实倍受煎熬。宫中大皇子如日中天,皇帝逐渐康复,却迟迟不召唤他回去。他念着大皇子往日的恩情,也不愿主动做些什么。之前因为大皇子摆出对皇位毫无兴趣的架势,他和四皇子之间争得厉害,现在大皇子一副浪子回头的样子,盛勘元一下子进退两难…
“那我们明日就开始?放了堂去我家花园练。”钱一染眼巴巴的望着莫哲承,兴奋的说,“我叫丫鬟们备好酒菜,练完了各位就在我府上一起喝酒!”
“菜可以,酒我可不敢再多喝了!”田亦洲连忙摆手。
其他人也兴致冲冲的讨论起来,莫哲承再次无奈的望了一眼盛勘元。
“成兄,”叶云旗等围在盛勘元身边的学子们都散了,走到他身边,双手捧着一个瓦罐,举到他眼前。
“这是我昨晚熬的红枣猪骨玉米汤,对伤口愈合有好处。害你受了伤,实在对不住。”
盛勘元挑了挑眉,笑了:“方弟还会熬汤?”
“当然!男…男子会下厨又不稀奇。”叶云旗怕说多了会露馅,把汤放在盛勘元的面前,说了一句“成兄明日见。”转身急急忙忙地走了。
“这位方小姐平日里女扮男装倒也扮得挺像样。”莫哲承从盛勘元手中接过汤罐,说了一句。
“恐怕她不是方小姐,是叶小姐。”盛勘元道。
莫哲承立刻了然,“这位叶太守,确实不拘一格。只可惜在儿女之情上面,过于执着,弄得仕途坎坷,大材小用。”
盛勘元不置可否,并未接话。莫哲承便也没再说下去。
第二天散了学,一群学子们浩浩荡荡来到了钱府。只见门口两头威武的石狮子,府内各处装潢都十分豪华,不少人心中都在想,这江南出了名的富贵人家,果然名不虚传。钱一染全程都在忙着讨好叶云旗,偏偏田亦洲跟在他们旁边亦步亦趋,让他没办法说太多话。他心里直骂这田亦洲没心没肺,傻呵呵的把叶云旗当成好兄弟。而钱一染和叶云旗的母亲是手帕交,闺蜜情深,他与叶云旗从小便一起长大,自然知道她不仅是个女子,还是叶辉叶太守的独女,他的母亲钱夫人早就叫他不要痴心妄想,叶云旗那样的女子怎么可能喜欢上他,可钱一染却不愿放弃,总想用自己的一片痴心打动叶云旗。
学子们到了钱家的大花园,自动的站成三排。莫哲承走到他们面前,出声说道:“习武之人,下盘要稳。这几日,大家先学扎马步。”
盛勘元独自一人坐在不远处的凉亭,一边喝茶一边看。莫哲承一脸严肃,学子们歪歪扭扭的学,有的公子站了一会儿就累得快要倒下,刚想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却被莫哲承锋利的眼神给吓住了。盛勘元忍俊不禁,他哪想过有一天,堂堂的皇子贴身侍卫,朗坤军中的威虎将领,竟然要在别人的后花园教一群书生扎马步。又想到自己这位三皇子现下的境遇,笑容就冻在了嘴角。
叶云旗站在最后一排偷懒,无聊的左顾右盼,看到不远处的盛勘元。他身穿一身月白色长袍,系着玉色腰带,发上插着一根羊脂玉发簪,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怅然,眼中忽明忽暗,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叶云旗从未见过这样的男子,明明礼貌周全,却拒人千里;明明藏着许多心事,却总是云淡风轻。
“今日就到这儿了。”莫哲承一声令下,学子们立刻东倒西歪的坐到了地上。钱府早就备好了宴席,齐整的丫鬟们带着大家入了席,钱一染高兴的从这桌跑到那桌,胖乎乎的脸和肚子跟着一颤一颤,分外好笑。酒席过半,学子们就吟上了诗,闲人书院聚集了各地的才子,吟诗作画难不倒他们,宴席中一时间佳句连篇,精彩连连。
盛勘元和卜其文坐在一桌,彼此有默契的干了一杯酒。盛勘元看着满桌人开怀尽兴的样子,心中感叹他们正是壮志在胸,头角峥嵘的时候,对卜其文说道:“各位同窗,皆是奋发有为之栋梁之才,此乃朗坤之大幸也。”卜其文回道:“自当今圣上继位以来,便极力改变前朝或重武轻文,或重文轻武的状态。几十年来君圣臣贤,换来了朗坤百花齐放,民风开明的局面。说起来,三皇子能文能武,颇有圣上当年的魄力。”
盛勘元听了这话,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动,他看看卜其文,低声说:“虽是你我随便说说,卜兄也未免有些大胆,妄议朝政可不是小罪。更何况,我未必与你想的一样。”
卜其文有些拘谨的笑着说:“小弟也算会些察言观色的本事,我敢说,成兄希望三皇子继位的心,怕是比我还要多一些。”
盛勘元呵呵大笑,使劲拍了拍卜其文的肩说:“管他是谁,卜兄未来都会是朗坤朝上的贤臣。”
“成兄文采斐然,将来也是前途似锦。只不过,官场复杂,兄台年少气盛,有时候还是要藏起些锋芒和傲气来。”卜其文冲着盛闻天举举杯子,又喝下一杯酒。他与盛勘元在学堂上总是意见相似,十分投机,每次先生说出论题,请他们辩论,他和盛勘元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同一个观点,配合默契。在他心中,已经将盛勘元视为知己,因此趁着酒兴,忍不住提醒他一句。在他看来,这位成兄弟确实有些过于出挑,过于傲气,有时候说起话来,隐隐有种霸气。将来初入官场,恐怕会招惹嫉妒和是非。
盛勘元愣了一下,点点头没再说话。
宴席过了很久才散,回去的路上,盛勘元想着卜其文的话,这些天一直在犹豫的事情,终于下了决心。他回到客栈就提笔给皇上写了一封信,叫莫哲承连夜找人送到宫里。盛勘元颇有些忐忑,并不知道自己等待的会是什么。好在书院每一日都有事可做,散了学练练武,喝喝酒,一天很快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