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游行(上)(2 / 2)
俞珵点头,向泽川又说:“你生病刚好,最好就别出去参与这些事情了。”他说这话时,眼神往下,看上去有些忧虑。俞珵不想答应,但向泽川摆出长辈的样子,又不知如何拒绝,他换了更亲昵的语气和他商量:“我的病已经完全好了。而且以我的能力,不会被别人伤害到我的。”
向泽川望着他不说话,俞珵又说:“向叔叔,你就相信我吧。”
俞珵说的有道理,向泽川没有理由拒绝,便也皱着眉头答应了,又嘱咐道:“出门要带上你的C96,也带多几个人。”
繁华的商业街区上,各式各样的店铺,鳞次栉比,排列得密密层层,服装店、印章铺、古玩铺、小食铺……长长的一条街道,放眼一望都是人,一切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
俞珵将向宅里带出的几个人打发到另外的几条街上守着,和生安留在这里逛,这条街上的人最多。
现在这个时代,服装店比传统的印章铺受欢迎多了,两家店挨在一起,对比尤为突出,衬出了一种无奈的败落感。俞珵原本想顺路去买件帽子,走到了店门口又改了主意,进了永昌印章铺。
掌柜的见到有人来,立马迎上来,带着他们到了隔壁的客堂里。客堂的桌上摆着一本册子,掌柜奉敬上一壶茶水,又问:“不知两位少爷是想刻什么样式的印章?”
俞珵回道:“只需要刻几个字就够了。”
掌柜立刻翻开本子,道:“这是我们铺子里有的样式,二位可以慢慢挑选。等选好了在旁边写上号码,再把要刻的字写上便可。”
篆、草书等不同字体呈现在册子上,每种字体下画上了不同的写法示例,俞珵浏览了几页,问生安:“你想刻什么字?”
张生安回答:“我之前那个印章就够用了。”
俞珵和生安都各有一个印章,是刚学会写名字时,师爷送的。俞珵的章上刻了个“玉”字,这是很珍贵的礼物,他一直把它收着,几乎没舍得拿出来用过。既然来到这儿了,俞珵还是决定刻一个能随身携带的章,但他还没满二十岁,未取字,思来想去只能把自己的“珵”字写上了。
“你说我要不给小夕云也刻一个吧。”俞珵翻着册子,刚好见到个“阳”字,是隶书写法,这字写得刚柔并济,非常契合他的性格。张生安看了一眼道,“也好,等他正式出师后,购置房屋什么的都可以用上这印章。”
“你想得比我长远。”俞珵点头,想着这印章拿来送礼确实是个好选择,又挑了“洵”字写上。洵远,是向泽川的字。发烧这几天,他一直关照着自己,送个小礼物作回应也是无可厚非。
在铺子里耗了不少时间,俞珵看差不多要到活动时间了,便让掌柜把字样取走,对方承诺过两天会全部刻好送到向宅。
刚走出店门口,街道拐角处便出现了一阵骚动,紧接着是几声整齐划一的口号——“政府禁舞,我们饿死!”“我们要吃饭!”呼喊声此起彼伏,声浪从街尾快速传来,听起来声势浩大。
在街边巡逻的警察反应迅速,立刻将路边的警车开了过来。俞珵意识到事情和他预想中的出了偏差,对生安说了声“走”,便甩开步伐,快步往游行队伍所在的方向跑去。
不知是一直有行人加入,还是原本就这么多人,他们举着白色的,写满标语的布旗,怒吼着,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眼前的情景用浩浩荡荡还不足以形容,至少有数千人参加了这次的抗议。
人太多了。一点细微的变数都有可能让意外发生。
警备大队和骑兵巡逻队已经赶到,如临大敌般要将围观的群众赶走。俞珵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四处搜寻,终于在对面的街道中看见个熟悉的身影,警备大队的副队长梁元。
俞珵正准备回身找路过去问问情况,变故就在此时发生,有个男人喊了一声:“就是他!报纸上的那个少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