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王妃她好软 > 漏夜迟眠会青驳 不意相逢是此期1

漏夜迟眠会青驳 不意相逢是此期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老太顿了顿,眼睛微阖,整个人似乎陷进去回忆之中。

“那穆塘家里兄弟九人,他那是年纪最小那一个,平日里大家都叫他小九,他应得十分爽快。他又是老公爷的义子,对我李家十分忠心,若是他还活着——想必定是要来寻找李家之人的。”

那李裴安想了想问道。

“既然如此,祖母有没有什么咱们李家的私章又或是信物,让他认一认。若认得,我再拿言语试探,若不认得,那咱们立刻离开这里,并不会有人发现。”

那李老太摇头道。

“当年逃出来,你祖父只是取了你手上的青驳剑,至于其他,都是闺阁妇人所藏,就是给他看,他也不会认得的。”

说到青驳剑,李裴安似乎有些犹豫。

“青驳剑是当年老太公的佩剑,我只怕见过的人多,认识的人也多。因此只用青驳试他,怕看不出他真实身份……”

似乎想起什么,李裴安忽又问道。

”祖母,你还记不记得,咱们那日初到长安听到的童谣。木文东,子水风,何人无事劫义公……”

那李老太来了精神。

“木子李家,住在水纹巷里,老义公为何被人无缘无故的劫走?这是长安城有人为咱们李家抱不平的歌谣。怎么,你准备用这个试探他?”

那李裴安道。

“如祖母所说,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为何当年曾被禁过的童谣还能流传下来。若一定要找个理由,我想那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其目的定然是找寻当年那场政,变过后还活下来的人。”

——————————

天热的紧。温国寺前大枣树下的青石板上,已经歪歪扭扭躺着几个闲汉一面乘凉一面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哎,你说说这成都王,快四十的人了,怎么还要娶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段小姐家竟是愿意的。这王爷的年纪,怕比那段家大小姐他爹还大吧?”

一阵哄笑过后,另一个人说到。

“你懂什么?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不嫁成都王,难道要嫁给你白天黑夜都吃不饱饭的穷鬼?”

又有人说。

“听说这卫将军府为了嫁妹,这次可下了血本。那嫁妆前后能排出一条街来……甚至呀,听说还有……还有……绝世的三样宝贝……”

几人正说,却见日头下匆匆走来一青衫少年。那少年行至树下,似乎热得紧,拿起自己的草帽,用力扇了扇。

似乎这点凉风实在是不能解暑,见树下这几人说得高兴,一言不发,也跟着这几人的样子蹲了下来。

这少年这样蹲下来,这些闲汉不由得看向少年。

少年见众人都不说话,只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道。

“众位哥哥继续,小弟一路赶路,十分燥热,在这里歇歇脚,不耽误哥哥们聊天。”

那几个闲汉见这人并无什么事,也不再理这少年,继续之前的调侃。

却只有那位身穿黑衣,一脸的胡须的汉子,回过头去,眯着眼睛似有若无看了看少年。忽然树叶一阵摇动,有风袭来。他又转过头去,闭上眼睛,似乎自顾自享受起这难得的凉风。

却听那些人说完京城逸事,又开始说些乡巴佬进京城因不会说官话闹出的笑话。

那少年听得仔细,有人看向他忽想起这少年奇怪的口音,并不想本地人,有些不好意思道。

“呦,这位小哥怕也不是京城人。”

说话着,急忙又用手肘去怼旁边笑得最厉害的人。

又对小哥说。

“哥儿几个开玩笑,小哥可别往心里去呀。”

那小哥似乎毫不在意,反而用外乡话,笑着问那些人。

“众位大爷,小弟初到京城,却也听不懂那些京城的官话。前几日,听一群小孩围个圈子绕着玩,嘴里唱了首童谣十分热闹,小弟听不大懂,今日倒想问问那歌儿是什么意思。”

刚才第一个发现小哥不是京城人的人急忙道。

“你说。”

“木文东,子水风,何人无事劫义公……”

少年学着关中腔调怪模怪样说了出来。

少年人的语调怪异,真好像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样丢人。那些闲汉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一时有人笑道。

“年轻人,这都是咱们小的时候就流传过的童谣,谁知道这是啥意思。”

那青年人听了这话,又闭口不言。那些闲汉又嘻嘻哈哈说起些不堪入目的市井之言。

却说那黑衣男子忽睁开眼睛,一双布满皱纹的眼睛此时炯炯散射出光芒。

“木子合成个李字,水文两字指的是长安城水文巷,至于何人无事劫义公,呵呵,那就不是咱们该知道了。”

那人说到这里,不由得顿了顿。

“小哥来到长安又是为什么呢?”

李裴安听了这话,忽然一笑,淡淡道。

“多年前,我爹得了一口好刀。如今我家穷,我爹让我来卖刀,只是小弟初来乍到,实不知长安城中这刀在哪里买卖?”

那人哦了一声,又轻声道。

“好巧,老夫近来正想买一口好刀切肉。年轻人,你只管拿出来,我穆老九绝不亏你。”

那少年缓缓站起身来,带上草帽,那半露出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随后不再停留大步向前走去。

待少年身影消失在墙角,穆老九慢慢站了起来,抖了抖衣角,悠悠闲闲背着手,冲着少年消失的方向走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