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热宴 > 1.1

1.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一次还是在十年之前。那时才刚回国不久,但也已不是少年了,他家教严苛,学业又重,以往竟没有艳遇,却有妻子。不过,她在老家。

婚姻两个字很模糊,他只记得婚房挂了红绸,亮堂堂的,很刺眼睛。他母亲多年守寡,性情很坏。妻子是母亲选定的,当然不容拒绝。他不惯于拒绝母亲,不知是恐惧还是孝顺。新婚妻子面如银盆,嘴极小而门牙外翻,眉毛浅淡。那五官里透着古怪的憨厚气。她低垂着头坐在床沿上,黎兆熊心想这没准是某种福相,但自己宁可不要。

他竟然问新妇,让她选择是否需要圆房。冷淡和轻蔑都未加掩饰,他对整件事都抱有嘲弄。嘲弄的对象包括自己和母亲,当然也有眼前的女人。黎兆熊像打量动物一样打量这少女。

骨架子很大,身上却没有什么肉。肤色发黄,像草纸,铺在鲜亮的被子上。他看久了,偏头背身,竟呕了出来,自己也没料到。

新妇露出受辱的、羞愤的模样,行事伴着一声呜咽戛然而止。黎兆熊和衣卧下,一动也不敢动,像身畔睡着个野人。发霉的故土把他团团围住,他恨不得在深夜里发足狂奔。

那女人在他身畔悲泣一声。

黎兆熊本该惭愧,却感到一阵诡秘的快意,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比同性恋爱更深入、更不可告人:注视痛苦实在是快意的。理智上,他不愿面对自己这悖于道德教育的真相,但心头的激荡震颤挥之不去,已经证明了。他简直恐惧他自己。

黎兆熊翌日就离开了家乡。他回到了平京,在秋天。这地方风景不错,天高气爽,稍稍安抚了他。毕竟做过旧式读书人,对京华之类名词总有些异样的依恋,哪怕没怎么来过。这是一种精神性的故乡,比可怖的肉身故乡更吸引他。

这时节政局变化得最快,他来到京城还没有多久,朝廷就倒了。这断绝了他去求官的念头——是好事,因为留洋的博士究竟还是对新政府比前朝吸引力更大,更能算个稀罕物,可沽得好价。新政府里得势的很有一些留学生党人,不过他们跟黎兆熊不是一国的,以前没有过来往,他们那一种热闹的劲头,也不太叫黎兆熊看得上。

黎兆熊做青年的时候向来规矩,书读得最好,说到底除了读书或许也不会做别的事,所以从没有掺和过本国那些“进步事业”,他看着别人闹起来,有的是回了国就没音讯的,过一阵子,或许会在同学间传了讯息,说是死了。

他往往稍微沉默片刻,不知道心里究竟是庆幸还是羡慕,倒没想到事情终究成了,虽然新政府只有个空架子,但偶尔也显得很煊赫。这次得势的很多人都年轻,跟他一样大,或者比他还小,在报纸上瞧见,或者集会里听见那些名字,心里就淡淡地泛起几句旧诗,什么“同学少年多不贱”之类的,水纹似的,荡一荡就没有了。

想是这样想,不过他还是夤缘谋了个饭碗,先在江南呆了一阵,几个月罢了,后又被弄回了平京,到大学里去做教务,又做校长,在华宁大学,那时候还叫华宁师范,主要培育小学和中学教师。

华宁有后来的地位,是他一手做起来的,虽然没有做太久,但是真正开了个好头,所以后继者才能为之。仿若人生中第一次做点事情,在按部就班地履行生活义务之外,能进行少许的“创造”。以前国内没有几个能真正叫做“高等教育机关”的学堂——那时候也还不时兴叫学校,都是叫什么什么学堂,后来新政府学着洋人,统一给改了名字,才有的那么多大学,能在这里边占有一席之地,他很有几点自矜。

淡淡的,又是水痕似的,摇荡一下,旋即湮灭了。

</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