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 / 2)
小皇帝听言,微有惊讶。
萧霆瑜继续说道:“若臣是杜文昌,决计不会向公主吐露只字片语。河南事发,他已是必死无疑,株连九族也不为过,而梁王身为皇亲,在朝中、军中,甚至在民间都素有威望,揭发梁王于杜文昌没有半点好处。就算大理寺酷刑加身,梁王定会有办法让他速死。”
小皇帝点点头。
“反之,公主只是将杜文昌暗中监禁,河南局势乱了,陛下和公主的人才有可乘之机。只有在河南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才能让杜文昌说实话,让梁王百口莫辩。”
“没错,你果然明白皇姐的心思。”小皇帝点头,笑中带着些狡黠,“不枉皇姐对你的信任,收了你这么大一份礼。”
萧霆瑜微微一愣,回京之后,他似乎是个局外人,冷眼旁观,出入宫闱,尽忠职守,一个字都没提。现在看来,小皇帝耳聪目明,心里清楚的很。
小皇帝的目光再萧霆瑜身上停留了片刻,低头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笑了笑:“朕交给你个差事,皇姐一定还在追查围城之事,不管是马威还是谁,敢在天子脚下闹事断不能善了,你跟皇姐,近身保护,听她调遣,若有事,也好进宫传话。”
萧霆瑜微有一怔,不太明白小皇帝的用意,宁英身边有天阙卫,他靠的太近恐怕随时会被宁英的暗卫刺个窟窿,但这既然是圣意,他绝没有拂逆的道理,旋即点头应下,一刻没耽搁就离宫而去了。
他还没出宫门,就觉得被人盯上了,离宫之后那种被人跟踪的感觉越发清楚。萧霆瑜不经默默叹了口气,潘太后的手段并不高明嘛。
***
围城一事,后续问题解决的很迅速,但是幕后之人却无半点踪迹。天阙卫耳目众多,江湖上也有门道,虽然宁英尚不能尽数掌控,却也不该事先一点风声都收不到,谁这般高明?
宁英提笔,写了张字条,她远在京城,鞭长莫及,派人细查也是晚了,但这么大动静不可能没有知道,至少要让人沿路打探一番。
卓敏将密函送出,宁英也离开了书房,刚踏出房门,府里下人递进来薛慕晟的拜帖。
宁英思虑片刻。
自从薛慕晟把她“得罪”了,虽然时不时往公主府送些礼,偶尔在她眼前晃一晃,大部分时候都算识相,拜帖这还是第一遭。
这个时候,递进来个拜帖,似乎是有事非要见宁英不可。
又或是没事,却想借这乱局让宁英以为非见不可?
不是非见不可。梁王或者武平侯府有消息,她也能知道。
思来想去,宁英还是差人去回薛慕晟的信,邀他原氏琴坊一见。她换了一身衣服就准备出门。
车马刚准备好,卓敏已折返回来:“公主是要出去?”
“怎么了?”
“临风居?”
宁英歪头看着卓敏:“不能去?”
卓敏轻轻点了点头。
“放心,不是临风居。夕华、夕朝跟着就行了。”
宁英这厢刚走,萧霆瑜甩了后边跟着的小尾巴就到了公主府,门童说,公主不在府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