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意外(3)(2 / 2)
叶非笑道:“宋白没跟姑娘说过话,一说话就害羞。”叫宋白的少年冷冷盯着叶非,面色不悦,耳根子却悄没声儿的先红了,越发被叶非拿来佐证,“看看看,脸都红了!”
南宫元钧赶快道:“穆兄那边好像缺人,先让宋白去帮忙。”
叶非这才笑嘻嘻松手,宋白飞也似地移到了人群中。
裴菂儿笑道:“江湖上怎么还有这么脸皮儿薄的人!”
南宫元钧道:“世家的少爷大多如此,功夫虽出名门,同江湖人真正打交道的机会却少。”
叶非道:“那也不然,听说宋夫人手段厉害,伺候宋白的婢女们都被她敲打过,一个也不敢同宋白说话,出门在外也是家丁前后包围,导致他长到现在也没跟女孩子说过话。乍一见裴姑娘这么漂亮,才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呢。”
南宫元钧无奈道:“我这兄弟爱贫嘴,姑娘不可尽信啊!”
裴菂儿十分好奇:“我这么漂亮那一句可以信吗?”
叶非拍掌大笑:“肺腑之言!肺腑之言!”
裴菂儿很受用。
宋白到了穆远川跟前,才如鱼得水,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方才经历了一个了不得的劫难。
穆远川已将方才那一幕看在眼里,才伸手示意他就近坐下,又迎来一对中年夫妇,忙拱手道:“赵世叔、婶婶大驾光临,小侄有失远迎。”
赵儒拍拍他的肩膀:“你敢改沉疴是好事,我和你婶婶儿必须来支持一下。前儿听说老二老三他们不大爽快,可有什么麻烦不曾?”
穆远川道:“多谢世叔记挂,家事已经解决了。”
赵夫人笑道:“要有什么麻烦的,你小辈恐压不住,尽管叫我们来帮衬帮衬。只是你向来一个人硬撑着,有什么也不肯说。”
穆远川道:“今日英雄宴叔叔婶婶肯来,便是帮我的大忙了。”
赵儒道:“这算什么,国难当前,便是你不声援在先,我也要动员一番的。”
赵家在宋国亦是数得上号的鼎鼎大家,祖上一向从商,向来不忌讳同文武群臣、绿林好汉结交,到了赵儒这一支更是发展壮大,人脉甚广。赵儒本身乐善好施、爱交朋友、帮扶穷苦,夫人又是南宫元钧的亲姑姑,也是个古道热肠的女侠,在江湖上小有些名气。赵家交到他们夫妻两个手上之后,更是蒸蒸日上,众所称赞。
穆远川敬他德高望重,自然奉为上宾。
短短一个上午,穆家堡迎来了许多宋国本地商贾、世家和行走大荒的侠客,快到晌午的时候,厅里厅外全是来英雄宴的客人,竟将偌大一个场院坐得满满当当。穆远川虽有伤在身,仍强撑着走到每张桌子前去敬酒问候,招待众人一齐用过午膳,才命家奴把场地收拾干净,腾出扎起的高台上一大块空地。
众人都噤声坐好,等着听穆远川发言。
穆远川站在高台中央,朗声道:“自太后变政以来,外御欺辱、内顾朝纲,朝野上下殚精竭虑,分身乏术。穆某忝居穆家家主之位,一向恪守祖宗教训,从未入朝担一官半职。然国难当头,穆某不敢愚孝,今日有幸请得各位好友到场,一是为穆某做个见证:祖宗规矩不可废,穆家的祖训要留,但非常时期必得机变,穆某从此与穆家分开界限,凡经由我手的生意,均是我一人所为,与穆家再无瓜葛,等国难度过,再尽数回还穆家。二来是请大伙一起出个主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宋国正当千钧一发之际,我辈岂能坐视不管?穆某在此恳请各位前辈兄弟,无论出钱出力还是出主意,咱们一同陪大宋度过这一危机!”
国仇家恨此类事情,最易调动群众情绪,且他说得诚恳,早有热血正义的年轻人在下面呼喝起来。
叶非首先支持:“我叶家自然鼎力相助!别的本事没有,就属人多势众,编个队去打仗还成!”叶家虽不能和南宫、上官等武学世家比肩,但一脉相承百年,在宋国也算数得上的赫赫大族了,弟子门生少说也有百来号人,编个队去打仗倒也不是大话。
他这一表态,旁人也纷纷应和。
“江邑王家,捐纹银万两!”
“宛中林家捐三十万两!”
穆远川道:“各位都是忠义之士,穆某倾佩不已,如此,我们不妨今日就在此处结盟,选出盟主与各位领袖,无论是分管编队还是分管钱财,大家都梳理清楚,也好让这一腔忠义有的放矢。”
南宫元钧不住点头,高声道:“不错,应该安排清楚,同心同力。”他想起上个月穆远川亲自登门拜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万拜托他邀请宋国在江湖上有些名头的世家出席,穆家在商贾中是头一号,南宫家在武林中是头一号,只要他二人联手,足能一呼百应。现在看来,穆远川果真将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人尽其能。
叶非笑道:“我看南宫兄就很不错,今年夺了大荒英才榜的第一,我首先推举南宫兄做盟主。”
南宫元钧不轻不重地给了他一拳:“胡闹。”
由南宫元钧做盟主,武林中人自然服气,而商贾之中却不太识得这弱冠少年有何厉害,便有人嘀咕起来。
“他这样轻的年纪,能挑得这么重的担子吗?”说话者声音不大,却十分清楚洪亮,端坐于人群中,约莫三四十岁的年纪,显得神采奕奕。
从商的人自然能认出他就是宛中林氏的当家林宏方,他嫉恶如仇直来直往,待人接物最讲究“诚”之一字,口碑极好。他心中所想,口中便如此说,并没轻蔑的意思。
穆远川道:“林世叔有何高见?”
林宏方道:“我举荐的这个人,无论是年龄见识还是品德胸襟,全都挑不出错来,更要紧的,无论商行还是武行,大家都能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