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2 / 2)
门开了,大妞喊了声“娘”,又叫了玲珑,她帮陈大姐把她手上的东西拿进去,玲珑也提了个不重的包裹。
她看了下,是一些布和肉,鸡蛋什么的。
“您就留着吧,给几个孩子用。”
陈大姐没跟玲珑推来推去,她进堂屋喝了口水,就跟她讲城外那户人家的事,“是咸阳城里哪位当官的养的外室,不好养在城里,就在城外买了一座大宅子,三进的,只有那外室一个主子,好些小丫头伺候,那官老爷宝贝得很,养得可好,这生了儿子可了不得——”
没说完,她眼睛扫到玲珑的肚子,顿时有点尴尬,虽然玲珑不是哪家养的外室,但是一个女人怀着孩子,没有家里人,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略带歉意道:“玲珑妹子,你看,大姐这不想给你讲点新鲜事嘛,绝对没有说你的意思,我......”
“我知道,大姐。既然我敢把孩子生下来,就不怕别人说闲话,没事的,你放心罢。”玲珑笑着打断,相识这么久,陈大姐只是为人爽直,没有坏心机。
“嘿,不说这些。我在城外听说明天是观音娘娘寿辰,明日我们去普济寺上香,给家里大大小小求个平安。”
玲珑抬手挠了挠头,拜菩萨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沉迷的一项活动,现代人也喜欢烧香拜佛,虽然她不迷信,也解释不来她为什么会穿越,但是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消遣,毕竟在古代男人的娱乐活动是逛花街,女人长时间待在后院里除了串门就是去寺里拜佛了。
“好啊,明日我带上梓馨和紫竹,咱们一起去瞧瞧热闹。”
“那就说好了,下午我家男人回来我让他去雇一辆车,送咱们去普济寺。”
玲珑想了一下,陈大姐肯定要带两个女儿去的,她家也是三个人,她怀孕后上茅房的次数多,肯定要带些衣物的,还有梓馨的,那雇一辆马车就有点拥挤,她说道:“那就麻烦陈大哥多雇一辆,最好能带个车夫,我家没有会赶车的人。”
“多雇一辆做什么,咱娘几个挤一挤就成,普济寺就在城外不远,两个时辰就能到。”
我去!还不远,两个时辰可是四个小时,现代都可以从北京到上海了,玲珑又有点犹豫,坐这么长时间马车对孩子不会有影响吧,想到这里,毕竟她没有经验,就问了问陈大姐。
陈大姐坐在堂屋的长凳上整理带回来的东西,“妹子你放心,没事的,外面那条路可平整,咱们自己再垫厚实点,你大哥赶车也稳当,没什么事的。”
可她还是想坐宽敞一点,坚定的让陈大姐多雇一辆马车自家三个人坐。
陈大姐拗不过她,而且看她不缺钱的样子,只好答应了。
玲珑看她和两个女儿在忙,就没再打扰,招呼梓馨一声:“咱们回家咯。”
陈大姐看她要走了,把刚才整理出来的东西各捡了一点包好塞进玲珑手里,“拿回去吧,大姐的心意。啊?”
行叭,以后有了什么再拿给她们。
玲珑一手牵梓馨一手提包裹,回了家。她把明天要去普济寺上香的事告诉紫竹,紫竹刚好晾完最后一件衣裳,闻言欢呼一声,“姑娘我去收拾收拾。”说完就转身进屋了。
玲珑失笑,她看时辰不早,低声交代梓馨自己玩别摔着碰着,自己去厨房开始准备午饭了。
玲珑琢磨着明天路上要坐两个时辰的马车,她得做点零食放车上,还有防晕车的,她穿过来这么些日子除了步行就只坐过轿子,她怕不习惯马车要晕车,都要提前准备着。
中午简单做了几个菜,三个人吃完玲珑又钻进厨房做零食。
她让紫竹帮着和面,炸了十几个油酥饼,两匣子蒸枣糕,还做了些酥肉,这些都是比较好放的,吃的时候还方便,最后又买了点山楂防晕车。看到山楂就想起前世吃的糖葫芦,她把糖熬化裹了几串糖葫芦,给梓馨和隔壁陈家几个小孩子当零食吃。
梓馨看到糖葫芦果然很喜欢,玲珑怕她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叮嘱她少吃一点,自己拿了剩下的几串去陈大姐家......
.
次日,玲珑天还没亮就醒了,她裹在被窝里磨蹭了一会儿才叹口气翻身爬起来,多想像以前那样睡懒觉然后被妈妈唠叨着不得不爬起来学这学那的啊,现在不用被逼着学习了,却没有以前那种睡懒觉的感觉了。
她点燃烛火开门去茅房,听到动静,紫竹也开门出来,“姑娘,起这么早呀,再睡会罢,还早着呢。”
玲珑没想到把紫竹吵醒了,搬来这边以后就住着她们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其中一个大人还是孕妇,做不了多少事情,大多数家务和缝缝补补什么的便落在紫竹头上,她也不抱怨,尽心尽力的伺候孕妇孩子,玲珑想让她多睡一会儿,便道:“睡不着了,你再去多睡会儿,我来准备早饭,咱们今早吃牛肉面,昨天专门做的牛肉哨子。”
紫竹从小被卖来卖去的做奴婢,她伺候惯了主子,怎么可能让玲珑做饭她睡觉呢,她回去穿好衣服,也走到厨房,“奴婢来烧火。”
见此玲珑也不勉强,一边和面一边跟她聊天。
等做好了面,玲珑就去叫梓馨起来吃饭。梓馨平时话不多,却很乖很听玲珑和紫竹两人的话,她知道今天要出门,一听玲珑叫她就自己起来穿衣洗脸,玲珑看她这乖巧的模样,心里软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