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2 / 2)
童墨城一挑眉,抬起头,果不其然,安将军的表情更不“友好”了。
—·—
闫家村里头虽然还有人有不少怨言,可老村长的威信在,终究还是齐齐收拾了东西,除却地里还种着的庄稼带不走的,不过半天的功夫,就收拾完了。
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比性命重要的。
也有不少人明里暗里在偷偷打量着安将军三人,甚至有人猜想,莫不是因为这三人的到来,所以惹怒了神灵?
更何况,他们这里已经许久没有外人来了,这会一下子来了三个,不由得他们多想。
这三人到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们一来,我们就要走
可这些猜想也做不了什么数。
毕竟老村长说了,安将军是来接阿诚和阿紫两兄妹走的。且阿诚的身子还未全好,得在这里再修养几日。
老胡大夫没有提起过,村子里头的人都以为,童墨城这一身伤,都是因为和巨熊搏斗攒下的,此时也不好说什么,甚至觉得有些可惜。
于是也有热心的村民,来来往往,给安一心他们留了不少的吃食和衣物,老胡大夫也让人送来了一大筐的药材,童墨城珍之重之收下了,特意过去同老胡大夫道了谢。
安将军不太适合经常出现在人前,安一心扶着童墨城去的老胡大夫家。
老胡大夫重给他把了把脉,满意道:“好好休养个三五个月,把以前的亏空都补回来,你这身子啊,也就大好了。”
童墨城郑重地给老胡大夫下跪磕头,老人家也没拦着,笑眯眯的模样依稀透着一些惆怅。
老胡大夫:“哎,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老头子我一生行医,好歹是遇上了你一回,不然啊,抱憾终身啊。可见老天爷对我也算不薄咯。”
临别时,老胡大夫又给了安一心一个小包袱,里头是几本薄薄的医术,直言安一心看着有点天赋,让她带回去好好琢磨。
安一心知道老胡大夫确实是个难得的名医,当即保证一定会好好学,造福百姓。
很快,整个村子的人在老村长的带领下出发了,二十几个平板车浩浩荡荡出了村子,安一心在给童墨城煎药,没去送行,可她知道,安将军去送行了。
等她端了药碗出来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陷入沉寂。
“他们像是早就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马上走的一样。”安一心看了眼自打回来就没有说话的安将军,又看了看童墨城,“难道他们都不会觉得奇怪吗?”
不管怎么说,她是觉得挺奇怪的。
安将军道:“老村长有办法,无需我们多虑。”
童墨城手指抚过药碗边缘,还很烫,氤氲的雾气直往上走,透过雾气,他看向了安将军:“不知上面情况如何?”
安将军摇头:“不算好。自打你们跌落了山崖,太子和陛下接连病倒了。”
纵使早就有了猜测,可安一心还是有些惊异:“陛下也病倒了?”
安将军:“陛下近来身子越发不好了,被睿王坠崖、太子病发一冲,哎,我出来前,钱太医还没出营帐呢。“
太子还好说,她知道太子是活不了太久的,说白了,就是作恶多端终有报,可皇帝陛下却是出乎安一心的意料。
听她爹爹这么说,皇帝陛下的病,竟是与太子的不相上下?可她明明记得,皇帝陛下并没有这么早就患病呀。
安一心想着看向了童墨城,就见睿王爷垂眸注视着药碗,并没有什么惊讶和慌乱,面沉如水,像是一点也不奇怪,一点也不担心。
这就怪了。
安一心回想起之前在宫里吃饭的时候,还有在狩猎场的时候,陛下明明是很关爱睿王的,父子两人的关系不算差。按道理说,睿王听见陛下生病了,多少会有点反应吧?
可是童墨城安安静静的,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发呆??
安一心伸手在他面前摆了摆,不会是忧伤过度,所以表达不出来了吧。
童墨城抬眸,眼里一片清明,倒是让安一心看明白了。对于皇帝陛下病倒这件事,睿王确实并不在意。甚至可以说,都没放在心上。
这个认识让安一心心底有点凉凉的。她指了指药碗:“趁热喝了吧。”
童墨城点头,抬起药碗一饮而尽。
安将军看着他淡然地从胸口处掏出一块干净的帕子擦去嘴边的药渍,眼神不由地落在帕子的一角上,瞳仁骤然放大又恢复原状,嘴角微微抽动,转而看向安一心。
安一心发现自家爹爹不知怎么的,竟是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瞅着她,心里头惴惴,默默地往童墨城那边挪了挪。
接着发现,安将军的表情似乎更加不爽了。
“爹爹?”安一心试探地喊了一声。
可安将军一扭头不再搭理她,反而找了童墨城:“王爷,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办?”
童墨城将帕子收回怀里头,仰头直直对上了安将军探究的视线:“等。”
“等?”安将军若有所思。
童墨城:“本王旧疾未愈,还得在这里修养几日。阿良那里,还请安将军告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