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县试(2 / 2)
旁的考生没他这么自在,只得抖成一团。许是为了分散注意力,还开始八卦起别人来。
“你们看那家伙,凭什么他就不用脱衣服?”
金荣顺着他们指指点点的方向看去,有个穿大红猩猩毡的年轻考生直接就进了考场,搜身的小吏陪着笑,竟就让他过了。
早上风的确有些大,金荣的头发又密又长,搜身的时候解开了,被风一吹,糊了一脸,依稀听他们说那人是某某大人的内侄,还没听个究竟,就有小吏喊“肃静”,因此也就无人再提。
等到真正进考场的时候,金荣才发现那个人竟然就坐在自己右边,斗篷已脱了,穿着蜀锦的褂子,腰上挂一块活灵活现的白玉雕鱼儿,正趴在桌子上小憩。
人都进场完毕,衙役开始分发草纸和答题纸,到了那人的座位,点头哈腰地,那人赏了他块碎银子。
金荣摇摇头,自己磨了墨,等衙役拿着试题灯牌巡场。
县试第一场,考两篇四书文并一首五言试贴诗。
金荣之前也曾抓耳挠腮地写不出诗来,后来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过是依着平仄选词填空,上下能对仗就好,再句尾压一个韵,一首诗就成了。因此写这种试贴诗毫无压力。何况当今天子重文章,八股文写得好,试贴诗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历来考试都没有第一场就为难学生的,此回四书文也没选那些极短的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而是选了孟子里的“何为其号涕也”和中庸里的“中庸不可能也”。金荣也知道第一场不过是要把些字都写不好的人刷下去而已,因此规规矩矩地作了两篇文,堆砌出一首诗,就等着有人提前交卷一起出去。
他写诗作文一向比别人快,这回也是第一个完事的。
本以为要等好久才能有下一个,没想到过了一刻钟,那个穿大红猩猩毡的考生竟也交卷出来了。
金荣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不多时又有几个连敷衍亦敷衍不出的考生交卷,凑齐了五个,一同出了龙门。
那人对金荣一揖:“在下席仲。”
金荣忙还礼:“在下金荣。”
席仲一笑,刚要说什么,薛蟠已看见金荣出场,忙跑过来:“快上车吧!风大,可别在外头站着。”
席仲笑问:“这位是?”
金荣道:“这是家兄。”
席仲打量他们两个一番,笑了:“改日再来见金兄。”自上了停在路旁的轿子。
金荣问薛蟠:“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让你在家好好歇着?”
薛蟠笑而不语,金荣又问:“你不会一直都在这里等着吧?”
薛蟠又笑。
金荣也笑着摇头:“好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看我回家怎么处置你。”
说着上了马车,薛蟠忙跟上,陪笑道:“好兄弟,要怎么处置我?”
金荣打了个哈欠,靠在薛蟠胳膊上:“罚抄诗经《击鼓》一章。”
薛蟠忙道:“好兄弟,这是哪一篇,我都不知道。”
金荣微微闭着眼:“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