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生死(2 / 2)
可惜啊……今天怕是也要葬送在这里了。
宋渠咬着草,笑了笑。
“阿渠,你说……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记忆里少女清甜的声音其实已经有几分模糊,毕竟实在是过去了太多年,回忆已经像泛黄的书卷,脆弱得一碰即碎。
“我……不知道。”
“不过,我想。”少年的声音似乎总带着蓬勃的朝气,以及对未来的日子的满满期望,“无论生死,都要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
今日他这般擅自赴黄泉断了宋家血脉,或许于宋家有愧,但……
于国,无愧。
——“有朝一日,定要北上复国!”
“我们会的!”
火舌缠绕上附近的树木,照亮了不远处满地打滚的鑫兵,也照亮了他的脸庞。宋渠吐掉了口中的草,畅快地大笑起来。
-
马车辘辘地在大道上行驶着。
先前他们出逃的时候,想着官道显眼,多为世家大族出逃首选,便只能尽量挑些不起眼的小路走,一路上坎坷不平,苦不堪言。
如今既然鑫人已经几乎将北方占领,那他们无论走哪儿都有可能被堵上。倒不如直接走大道,还免了颠簸之苦。
谢华晏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放下帘子,抬眼去看锁烟怀里的团儿。
如今她已经有了六个月的身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实在是不适合抱团儿了。
先前山匪食物拮据,虽然领头的那位颇有些善心,体谅着她们老幼孕弱的,特地多给了些吃食,也还是不够。即便锁烟垂灯等人都省了吃食下来给乳母,奶水依旧在一天天变少,团儿也一日日地消瘦下去。虽说依旧白皙,但没了原先那副珠圆玉润的福娃娃模样。
谢华晏又低头看了看肚子,微微蹙了眉头。
按理说食物变少,孩子发育得也应该不太好。可她的肚子分明和原先怀团儿的时候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大。倒是人越来越瘦,一抬手就能看到手腕上分明的骨节,先前戴的羊脂玉镯子挂在上面都空荡荡地晃,她怕掉了便取了下来收进妆奁里。
就是陆妍芷也几次三番地问她身体可还受的住。
她实在是太瘦了,几乎可以和当年最后一次见到的陆妍淇相比。
谢华晏倒是觉得还好,只不过越来越嗜睡,一天中大半时间都昏昏沉沉的。
这会儿才看了几眼团儿,她居然又有些困倦了。
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谢华晏瞬间清醒过来几分,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透过帘子映在马车桌上的光线。
比前几日午间的光线黯淡不少。
“到午膳时间了吗?”
祝蓉也有些疑惑,站起身来:“老奴去看看。”
然而下一秒马车又开始迅速地驶动,祝蓉被惯性带的一头往前栽去,若非垂灯眼疾手快拦住了,怕是头都要磕得肿起来。
“怎么回事?”锁烟拍了拍怀中因为突然加速导致的颠簸而惊醒的团儿,提高了声音问外面的马车夫。
车夫惶急的声音伴着猎猎风声传入车厢:“碰见鑫兵了!起码有十个!侯爷吩咐快些逃跑!”
祝蓉一听就露出了惊慌的神色,总算还记着在老夫人身边,连忙收敛了。
马车与前头那辆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并驾齐驱。隔着帘子,谢华晏能隐隐约约地听见永定侯夫人不顾仪态的哭嚎:“这下可怎么办啊!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若是被鑫人抓了去,我还不如一头撞死了干净!”
谢华晏猛地抓紧了袖中那把小巧精致的匕首,抿紧了唇。
这是她的陪嫁,据说锋利无比,吹毛可断。本是谢家送给姑爷的礼物,但一开始她忘了,后来……于是南逃后她就一直将它收在袖中。如果真的到了要受人侮辱的地步,她一定先用这把匕首给自己和女儿一个痛快。
马车再次猛地停下。
最前面那辆马车的车轮不知为何掉了下来。
时间来不及了,那辆马车里的永定侯等人索性直接跳了下来,只随手从暗格里抓了几匣金银就要往剩下两辆马车上跑。车夫借着余下三个轮子的力量,用力将它推到了路边的草丛里。
然而就在永定侯等人跑到剩下两辆马车边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