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出游(2 / 2)
阮若远微惊,刚才不是还说有些累了,不想去么?怎么现在改了主意?难道是刚才觉得累,现在就觉得不累了?
心里没抑制住一声冷笑,怎么可能?刚才他那般邀请,近乎恳求,苏离也没动摇半分,现在周三元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她竟就改了主意。
阮若远顿时觉得周三元身上的白袍有些刺眼,胸中堵着的一口气也在渐渐扩大,变得沉重,喘气声也大了两分。
“小气……”忽而耳边有一声极细的低喃,鼻尖有一阵熟悉的香味袭来,每天夜里,阮若远都会伴着这股类似于水果的甜香入睡,如今已过数月,早已十分熟悉。
苏离移步至阮若远身前,借着宽大的袖袍轻轻捏了下他的手,又道:“你不是想去么?还特意准备了衣服,如果不去不就是浪费了?就当是陪我,怎么样?”
本来是阮若远求着苏离去的,现在在周三元面前却反了过来,且苏离的语气温柔地不可思议。
阮若远胸口的一口气随着这份温柔消散了不少,先是小声回应道:“我才不小气。”然后手背在神户,向周三元道:“唉,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天我本来是要在家里读书的,不过刚好这几天有些累了,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也好。”
周三元本想用扇子敲一敲他的肩膀,手抬起来,才发现没有带,便放下了,“好,那我们可说好了。那天我来找你们。”
周三元离开后,阮若远问苏离怎么突然改了主意,她却只说突然想去看看,让他不要多想。然后便带着绿萝回去挑衣服去了。
阮若远看着她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垂下脑袋若有所思。
* * *
又是普通的一天来临,不过越城百姓今天起的有点早,尤其是有孩子的家里,从昨天晚上就被兴奋的孩子吵着,只好天一亮就把闲不住的他们放了出去,自己撒欢去。
重阳节,本就是外出登高游玩的日子,恰逢今日天高气爽,秋风凉宜,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也不会太热,正适合被学堂放了一天假的孩子们。街边的小商贩最会看准机会,平日里常见的红绿糕点,糖葫芦,布老虎自然是不会缺人售卖,而平日里不常见的,诸如皮影戏,捏陶人,连环画册等,今天在这条街上的某一个边角落也能找到。
这次的金秋集会是由几个大户的商贾联合了中下层商贩共同举办的,提前了半个月时间造势,节日当天连官府都出动了巡捕在街上巡逻,以免发生什么冲突,此次盛况可想而知。
只是在外面闲逛一天也是很累的,众所周知,晚上的烟火大会最有看头,所以便有民众结束一天的工作,到了傍晚街上挑灯的时候再出来,在漫天烟火下游玩赏景,才更有一番风情。
阮若远一行人便是此时出门的。
苏离最终挑了一件纹有枫叶的锦衣华服,长发被盘在脑后,露出洁白光滑的后颈,那里有一道显然的红线,挂着五彩的琉璃坠,此刻一定垂落在她的胸前。
而这件事,只有阮若远知道。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见到红线的那一刻,阮若远还是很开心,像是拥有了一个别人无法享有的宝物。
“你在笑什么?”苏离手中拿着刚刚在一处小摊上买来的竹蜻蜓,微微偏头,睫毛随着眨了眨,“有什么好玩的?”
“没有,就是觉得挺好看的。”阮若远从自己的小心思中回过神来,举目向前望去,这一条街道两旁的高楼牵起了长长的丝线,上面悬挂了一排红灯笼,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悦的颜色。
街道上人来人往,时不时便会擦到别人的衣角,而叫卖与交谈声不绝于耳,偶尔还能听到一两道高声争执。
此次出游是周三元邀请的,此时他与绿萝走在阮若远与苏离身后不远处,阮若远今天心情不错,向后面大声招呼道:“你们快一点啊,别走丢了!”
周三元笑着回应了一声,他今天没有穿儒生袍服,而是一身暗紫色金绣长衫,戴了一顶小金冠,手执白玉骨扇,腰间的墨玉贵气逼人。单论衣着来看,他比一身淡蓝色深衣的阮若远更像一个贵公子,招来不少年轻姑娘的频频回目。
而他身边的绿萝依旧是丫鬟打扮,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仔细瞧来,能发现这丫头今天也有细致打扮过一番,只是她微低着头,步子迈得小心翼翼,倒不叫人留心了。
前面阮若远和苏离走走停停,不时交谈一两句,苏离看起来很高兴,而相应的,阮若远手中多了不少重量不一的锦盒。
正走着,苏离突然拍了拍阮若远的肩膀,指着前面,语气有些急促,“你看,那是不是就是你说的红胡子外邦人?奇怪,胡子不是红的啊……”
阮若远抱着刚买的布老虎,听到她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就随口一说,你还真的信了啊?”
结果被敲了一记脑门。
偏偏他的双手现在不得空,也没办法揉,便一路走,一路看苏离的脸色,再一路喊痛。
又向前走了一段,却发现刚才苏离指出来的地方围了一圈人,隐隐听到那个黑胡子的外邦人和一个小摊贩吵了起来,一个在用蹩脚的口音比划着什么,而另一个被他闹得烦了,连环炮似的问候他的家人。
那个外邦人许是从周围人的笑声中听懂了什么,气得脸红,爆出了一句阮若远久违的另一种语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