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中南海保镖之缘在天涯 > 第60章 第五十六章

第60章 第五十六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这些只是大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自我安慰罢了。谁能肯定在国外的治疗一定能让他重新行走,恢复如常?

当一切都是未知数,那些善意的笑容和安慰都会变得刺眼,哪怕只有几秒的无声静默都会变得刺耳。

陆俊言已经先行一步去了纽约,只派了一个叫James的华裔男孩,会在他抵达纽城以后接他去疗养院,方便照顾他日后的生活。

英文名大多容易重名,他曾记得以前有一次和倩儿说到这个话题,倩儿大笑着说她在班里一点名,站起来五个Mary,最后不得不无奈的叫她们的中文名刘晓丽,吴美茹等等~

觉得这有些讽刺,只是想到了宋世昌的英文名也是James。

也觉得自己有些讽刺,从前都是他保护别人,现如今也换成他需要被人照顾。

所有自尊上的压抑,所有别离的伤感,所有对未知的担忧、迷茫、甚至一点点的绝望,都在许正阳不动声色的面孔下被掩盖雪藏。

魏长治站在他面前真的很想转过头去哭一把,可是看着许正阳,他只能做到强压着内心的翻腾红着眼眶。想做最后的叮咛,可说什么似乎都苍白无力又徒劳,只能看着他假装平静的背后是默默的咬紧牙关。

许正阳默默的坐在轮椅上,等待着入闸。

忽然想起小时候,有一次陪师父下山买东西。那是他第一次被允许下山,好像只有四岁左右。因为他的顽皮,导致师父弄丢了给寺里众人采买的一百块钱。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一百块是什么概念,几乎可以供着师兄弟们吃一个月。而他那时对钱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随着师父四处求布施,天黑才找到地方歇脚,时间上更是整整耽误了一天。而他只是起初愧疚,后来便把这件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直到后来那场大火改变了他的一切。

师父曾说,师兄捡到他的襁褓里,有一张字条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他的籍贯。

在那个背着所有人消失的一周里,他第一次前往了那所谓的故乡鲁地泰安。明明是这里的人,却生疏的

与普通游客一般无二。

只是默然的在他并不熟悉的街道穿越,行走,像所有观光客一样,登顶五岳之首,感慨,眺望。

那段日子,他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似乎不属于任何地方。明明这里是故乡,却被父母从小遗弃;长在少林,却再也回不去;献身于保镖事业,却最终不得不因伤调动离开。

他以为一直以来,从来都是事逼着人。可其实,除了被父母遗弃这件事由不得他选以外,其他所有事,何尝不是自己的选择?

他本可以循规蹈矩,可奈何铸成大错,远离少林;他本可以在受伤后主动申请离开,却碍于师长提携教导之恩,不能离开。

他好想回少林寺看看,给师父扫扫墓,坐在师父墓前说说心里话,再给主持师伯再奉一杯茶,告诉师伯,他或许开始懵懂的明白什么叫“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大概也已经开始懂得体会,什么是“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见其现在因。”

大概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本身;这世上所有的从前的选择,都决定于曾经的“因”而造就了现在的“果”,而当下的果又要选择未来的“因”,造就未来的“果”。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循环往复,是为因果。

或许,他永远无法彻底明白十二因缘,也永远无法像主持师伯那样拥有大智慧。

就像主持师伯所说,他尘缘未了,也只能做一介凡夫俗子。

机场的广播在提醒着登机时间,两人都知道,分别就在眼前。

魏长治努力的微笑着,“正哥,到了那边给我打电话。你要好好的,知道吗?”

“好。”许正阳终于露出一丝微笑答他。

可这二人或许都很清楚,这一通所谓的电话,也许根本不会再有。

这一次的离开也许不仅仅是离开这片土地,而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真正告别。

作者有话要说: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