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2 / 2)
床上的大粽子毫无反应。
阿晴怀疑太子妃是不是把自己憋死了……
于是,阿晴大着胆子上前戳了戳,结果把大粽子吓了一跳,大粽子立刻扭动了几下。
唔,看来还没憋死,阿晴这就放心多了。
阿晴叹了口气,将干衣服放在床头,替太子妃把床幔放下来,然后就出去了。
晚膳时间,阿晴端着吃食进来。
“太子妃,您别缩着了,晚膳时间到了。”
大粽子一动不动。
阿晴叹了口气,走过去掀开床幔一看,衣服倒是换了,就是依然裹得紧紧的。
阿晴只好又戳了戳。
大粽子依然毫无反应。
阿晴突然心里一慌:不会真的憋死了吧……
阿晴赶忙拆开粽子皮,惊讶地发现,里面包着的是枕头。
阿晴赶忙去告诉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命人把太子府翻了个底朝天,都没发现太子妃的影子。
太子府的人都要急死了。
太子妃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被亲了之后又被威胁了一通的太子妃,就这样愤而离家出走了。
刘翠迎很不甘心,心里在骂郑陆瑜:凭什么说亲就亲啊?我同意了吗?凭什么还要我跟他有夫妻之实啊?我答应了吗?我的确是他妻子,但妻子怎么了,妻子就不能有自己的权利了吗?
刘翠迎一边骂,一边在大街上晃荡,她不知道该去哪。太子府她是肯定不回的,娘家嘛……要是回娘家,爹爹肯定会把她打包一通然后送回太子府的。
于是,刘翠迎最终决定,去城南。
城南有一座千凡观,是几个月前刚刚立起来的。
刘翠迎大大咧咧地走进千凡观,也没人拦她,她直接走进住持的屋子喊道:“小师兄!”
吴争正在打坐,睁开眼睛,见是刘翠迎,面露微笑。
刘翠迎走过去,坐在吴争面前,讨好地说:“小师兄,我出了点事,没地方去了。你能不能收留我啊?我给你打杂!扫地!砍柴!生火!我都行的!”
吴争微微一笑,说:“你我师出同门,你随时都可来投奔我。千凡观里不需要你干活,你只要好好在这里修行,照顾你自己的生活起居就好。”
刘翠迎满口答应:“成!”
吴争微微蹙眉道:“我还不知道你?你答应得这么爽快,可还不是每天都鼓捣那些古怪玩意,你何曾好好修行过了?”
刘翠迎“嘿嘿嘿”的傻笑着,吴争安排了自己旁边的空屋子给她住,她便自行去打扫房间。
吴争与刘翠迎相识于万仙山。
刘翠迎十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前往万仙山求道。万仙山上有一个道行很高的吴道长,刘翠迎便是上山拜这位吴道长为师的。
吴道长只收了三名徒弟,刘翠迎是关门弟子,是小师妹,她上头有两位师兄。
大师兄年过四十,年纪比师父都大,比较老成持重,刘翠迎不太敢在大师兄面前撒野。
小师兄则和善得多,年纪比刘翠迎大不了几岁,刘翠迎便常常跟小师兄玩。小师兄是师父捡来的孩子,因此随了师父的姓,师父为他起名叫吴争。
吴争与刘翠迎不同。吴争潜心道学,一心想要悟道修行。反倒是刘翠迎,对打坐没什么兴趣,只喜欢钻研阵法道符。
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将刘翠迎这种不务正业的徒弟逐出师门了。但吴道长却包容了她的叛逆,在她胡闹的时候,也只是一脸慈爱地静静看着她。
刘翠迎在万仙山上待了五年,学会了不少本事,觉得也是回家的时候了,于是她下了山。
不久之后,吴争也下山了。吴争来到有小师妹在的京城,在城南办了千凡观。
自从小师兄在京城落脚之后,刘翠迎便常常来这里找他。
几个月后,刘翠迎嫁了人,便一直没来了。
这次,是刘翠迎婚后第一次来千凡观,而且居然还要在这里住下。吴争心下明了:她估计是在太子府过得不痛快了。
晚上,吴争走出房来,看见小师妹坐在她自己的房间门口发呆,她托着腮,望着天上的月亮,不知在想些什么。
吴争走过去,像从前一样十分自然地在她身边坐下来,与她一同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