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江城的美丽传说 > 第 6 章

第 6 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啊…带我们回去学校。”

“带我们回学校去。”

“带我们回学校…”回去是指家吧,干嘛回去要指学校…爸妈平时不在家看见别人爸妈有些紧张的我。

“到底回哪”她父亲不耐烦。

眼见摩托车上已经爬上两个人,似乎没有位置容不下第三个小不点。

“我走着去好了。”

“诶,别别别。我把她们两个带上了,把你落下了,这算什么,上来上来。”

我不好意思地爬了上去。

“切,麻烦。”没听见是谁,却是一声哼哼唧唧。

我的迟钝反应慢惹来田叔一声叹息,他嘴唇动了动,目光暗淡。

我们正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年纪。

这种傻事不讨彩的,当地信奉的是一种乖巧会来事,有这种本事的人要被周围赞一句能人,我们这能人大多生活比别人好。憨的都是傻子,嘴不甜,不懂事,买件衣服都得被当地人多砍二十块。

咳,哪有什么真正的能人。

“王令,你今天早饭剩了多少钱?”

“起码我买了一个酱芒果三毛,就剩了七毛。你呢?”

“呃”

“我也剩了七毛。”

“你也喜欢吃酱芒果?诶,田田!”

我不喜欢跟她玩,她的待人亲厚,人又漂亮,但总是一犯难,她就急急的要丢下你,也不看你笑话。事后又和你关系和和美美。她甩脸子很难看。

大人不会捅破那张纸,捅破了丧良心吧。

卖化肥的那家最没有良心了,无奸不商嘛,一个袋一百多块总能加点价。但好像生意也开不下去了。喂了一年鸡赚了点钱,但一票邻居也遭了一年秧。鸡粪香飘十里,没人说什么。养鸡人过年送来了蜂蜜。

那是我十九年来最冷的四年冬,身子是僵的,那时一个星期有六天要上学。

天蒙蒙亮的时候骑二里的车到大队让我吃早点,送我上学。我喜欢吃汤面条,偶尔吃几次油呼呼的饺子。

爹爹总是买一两个炸货吃着,然后等我吃完的面条。

那时一碗面条怎么吃也吃不完。主家堂屋的柜子好高,白炽灯照的大堂很亮。灰尘糊满的毛爷爷,纸张发黄变脆。

画摘下来好脏。我家也是的。

爹爹来的很早,外面的天还是黑的。他看着我吃完,

条凳污腻,被四方的屁股磨得发亮。八仙桌巨大的四四方方。我一人占据着一面桌子,爹爹坐在长凳两端上,沉默的啜着面里的汤。

他把条凳凑前,享受着屋檐下的汤锅里的热气。主人家在案板上切着肉丝,那是准备卖的,肉丝面的浇头。给大人吃的。也就那一点点肉,

屋外黑灯瞎火,冷雾沉沉,

屋中灯火通明。

“王伯!送孙女上学啊!”案前笑呵呵揉面的主家。

“嗯,送乖孙上学。”爹爹的面膛暖的发红,声音洪亮。

“乖孙!今天吃什么?”

“我吃一碗粉,”

“好!来碗粉!”

王令极讨厌爷爷的那一嗓子,窘的她无地自容。此时店里无人,她些许安慰。

筷子咬起一根宽粉,王令其实不太想吃它。

来了一个就低她一级,有点痴傻的弟弟男生,温厚的脸团。

“嘿,你来啦,上回我跟你讲的同心树吧啦吧啦…”那是我在,那台黑白电视机上看的。早上6点半时放美国的连环奇案,美国佬一本正经的在电视上宣讲嫌疑人。

电视上放的东西,仿佛讲我要出国似的远,但是好有趣。

有那时音韵奇佳,朗朗上口的电视台官方广告。“平原视野,一览无余。”声调悠长明快,是本地文人的希冀。

就两个台,主打新闻的新闻频道和主打电视剧的精彩频道。地方台办起来不说活色生香,只说有声有色。湖北中路鱼米之香的咸鲜,比起来中央台只能说光有盐水味的大锅饭。

再诱惑的香辣又怎地,本地人习惯的还是宴席上的咸鲜。我们的剁辣椒不辣,豆瓣酱咸香浓郁,

在家门前晒足了半年太阳。家中温吞的女人,灶边不辣的大菜。

王令从没有学写字的记忆,似乎会说话就会写字是理所应当。唯一对错别字的羞愧经历是小时同桌问王令,王八蛋的蛋怎么写?王令写给她一个,从电视台词中看到的但是中的但字,当她们欢欢喜喜地把这句“xxx是个王八但”写在黑板上时,一位低年级中年男教师对这句话怔忡了许久。她依稀仍记得这位男教师是最严厉的,是从上面调下来的。这是很稀奇的。他极其严肃的尝试管教王令这帮身边没有爸妈管的野孩子。我上学第一天没写完作业就被他打过板子,王令看过他叹息着,看着我们当中最美最疯的女孩。

他两个月后调走了。

后来教过我的所有老师皆为这里的乡党,似乎教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过程。我们不久后会长大如同他们所认识的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样。

还有我们互相之间熟识的情谊。

更早一点的记忆是那时昏黄灯光下,趴在油腻餐桌上的我。草纸本子上的作业有弯钩,但批一个差字。只看那个字我似乎明白其中批评的含义,隐隐感到不安。上学后看着新发的课本上印的封底测评墨字有优良及格差四字。那时我又学会了一个字。

中学时学伤仲永,听老师解释仲永未握笔便会写诗且惊且喜,复又放下。嗅到同类的欢喜和惊惧,瞳孔微微放大。王令作不了诗,只我喜欢从爷爷和奶奶的言谈中寻找对称的几字一句,天微微明了,奶奶回来了。

对诗兴趣浓厚。那时在农村小学二年级的王令曾尝试写诗,不得言。最骄傲而对此显著的一点是四五岁时在文盲的爷爷奶奶面前写出过他们的名字。他们也只认得自己的名字。

那时未上学,天天抱着电视机。奶奶问王令看不看得懂。王令指着电视剧上的台词说这上面的字我都认得的。

冬日的冷燥下午,在温暖的厢房,两位老人抱着一茶缸开水,静默。是过年时几位叔伯姨婶碰面谈事时的端着。

日子哗啦啦地飞跑,像少年一样奔驰。

“王伯!今天来碗面?”没人来门前看他的炸货买卖,卖面条的主家转去后厨准备面条。

“好,来碗面来碗面。”爷爷红润光亮的脸庞,胸膛中带有老人家的微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