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二)(2 / 2)
柳画梁听他自然而然地说出“走火入魔”四字,忍俊不禁:“魔族入魔究竟是什么样的?”
雅天歌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忽而勾唇一笑,“你想知道?”
柳画梁无端打了个冷颤,本能的求生欲令他连连摇头道:“不想。”
雅天歌露出失望的表情,然后就着这表情微微低下头,睁大眼睛眨了一眨,居然显得无辜又天真:“真的不想吗?”
柳画梁:“……”
他一把把雅天歌的脸按回去,翻身起床,他的心跳加速,在胸膛里砰砰跳得厉害,想自己撩过美人无数,脸皮厚如城墙,居然为了这么一句意味不明的话红了脸,实在是有些丢人。
他回头看了一眼,雅天歌此时已经起身,正一脸委屈地摸着自己被按红的鼻子。
一定是那张脸的错,再加上还没睡醒……
柳画梁试图为自己找回场子:“不想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还真的让我看?”
雅天歌抿着嘴唇道:“你若是想看,我便让你看。”
柳画梁无端想起初见面时他那句:“你若是想要,便由你索命。”
柳画梁立刻摇头道:“不必不必,财主您还是悠着点让我多蹭几顿吧。”
“说起来……”柳画梁转过头道,“昨晚有什么东西进了房间么?”
雅天歌肯定道:“没有,绝对不可能有。”
“嗯……”柳画梁心道难不成是自己的错觉?总觉得有人一晚上都盯着他看,总不可能是雅天歌,除非他真的吃饱了撑的……最后他也只当自己是做魂魄时被雅天歌看习惯了,现在还残留些错觉。
洗漱毕下楼用饭时,柳画梁总觉得雅天歌精神不太好,他已不是魂魄状态,又不能强行钻进去看,只得问他:“昨晚睡不好?”
雅天歌点点头。
“为何?”柳画梁本想大概是为了打通自己的灵脉的缘故,但又觉得以雅天歌的功力,这点损耗根本不会影响他的状态,而之前随他一起睡过各种不同的地方,也从不见他认床。
雅天歌半晌才吐出两个字:“不累。”
“……”柳画梁不知该不该感慨昨晚睡得几乎没有梦的自己老了。
二人上街去置办了新的衣服,柳画梁的白衣还留着当年在伏魔阵中受伤的痕迹,他正想扔了,却瞟见雅天歌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收了起来。
柳画梁随便选了件水绿色的衣裳,雅天歌还特意给他腰间挂了个白玉佩。
柳画梁笑道:“我又不是那初出茅庐的公子哥,挂个玉佩做什么?”
雅天歌含蓄道:“公子品貌端方,小蛮又有几两银子……”
简单地说就是,你好看,我有钱。
柳画梁拿人手短:“……多谢财主!”
二人又在市场上吃了些小吃,到傍晚时,雅天歌便拖着柳画梁到了镇上最大的酒楼,弄了个包间,关门开窗,边听楼下唱些小曲儿边吃酒,甚是惬意。
饮到兴头上,雅天歌忽然从一边把斗笠拿下来,扣在柳画梁的头上。
柳画梁莫名其妙道:“做什么?”
雅天歌冲他竖起一根手指,示意他噤声。
这时,门被敲了敲:“天歌兄弟!我们找你喝酒来啦!”
雅天歌打开门,门口是四个粉雕玉琢的小孩,正是那四位童子!
几个人涌进门里,七嘴八舌道:“雅兄弟,这是我新偷的酒,据说能解愁忘忧!”
“什么你偷的!明明是我偷的!”
“那我还帮你们放哨了!要不然被主人家抓住你可活不成!”
“那也是我偷的!”
“你!”
这时,其中一个童子注意到了戴着斗笠的柳画梁:“诶,天歌兄弟,你有客人啊!”
雅天歌笑道:“不必在意,自己人。”
那童子便探着头想去看斗笠里面:“你是谁呀?可是成名的仙家弟子?”
雅天歌将他们拦回去道:“我这朋友相貌独特,从小自卑不爱示人。”
柳画梁:“……”
一位童子道:“可是我想看嘛!”
话未说完,便伸手去揭,这人虽小,动作却奇快,过处一丝风都没有带起。
柳画梁用手掌轻轻在他手臂上一拍,卸去他的力道,然后再抓住他的手腕一拖,往后一折——
“嗷!”童子惊叫一声。
雅天歌笑道:“忘记说了,我这朋友脾气不太好,你们别惹他。”
那童子揉着手腕,委屈道:“天歌兄弟你不厚道!这么厉害的朋友居然不早介绍我们认识!”
雅天歌道:“喝着酒不就认识了吗?今天高兴,我们多喝几杯!”
童子将自己带来的酒端上来,果然香气四溢,柳画梁一闻那酒味便有些兴奋道:“破竹酒?!”
他刻意变了声线,将声音压得极为低沉。
见几个童子面露迷茫,柳画梁清咳了一声,“这酒可是从那冥曲镇所得?”
一个小童子道:“对对对!我记得那镇子是叫的什么明媒正娶的……”
柳画梁道:“那便是了!你们竟然能从那幽冥琴师手中偷得这酒,了不得,我当年试了不下十次,每次都被他抓包丢出来!”
另一个童子兴奋道:“我们试了二十次!等了三个月好不容易把他熬睡着了才偷出来的!一出来就被他发现了,他却不追,还在后头弹琴助兴呢!”
“哈哈哈哈……”柳画梁大笑道,“哪里是助兴,这琴师一手绝活便是借琴骂人,虽然多半是对牛弹琴,但他坚持不懈,只盼哪天能遇知音!”
童子也哈哈大笑起来,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归作了“牛”类。
“等等……”雅天歌终于忍不住了,“骂人求知音?”
柳画梁笑道:“你有所不知,他家最好的酒从来是不卖的,放话说要有本事的人来偷,偷了还要被他骂,但是能听得懂的便是朋友。据说他家世代酿酒已有三百年之久,但迄今为止能偷到酒的不超过三十人,这回一下子就多了四个!祖宗怕是要骂他无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