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长在寺庙的公主(2 / 2)
瑜辛勾唇一笑,本就倾国倾城的脸宛如一朵盛开的花叫人如何都移不开眼睛,“知道了,有劳你费心了”
旬洋俯首拱手,道:“公主言重了,这都是微臣本分”
瑜辛斜下视线看着他俯首压的极低的背,眼底闪过一丝不甘,道:“大人,京都天冷,可要照顾好身子”
“承蒙公主厚爱,微臣一定照顾好身体,若无它事,微臣这般告退了”
“旬洋,送我来这里,是不是你的主意?”
走到门口的人停了步子,转身看向瑜辛,半响,道:“公主高看旬洋了,公主乃是主君掌中至宝,他人如何能替公主决策未来”
瑜辛瞧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渐渐冷了眼眸,过去将墙角的木盒打开来,里面是一把清晰可照镜面的薄翼匕首。
今年的昌国天空就像被人捅了一个大洞,连绵不断的雪纷纷从天上往地上掉,连下三日的大雪让宫中扫地的太监们苦叫连天,扫的快赶不上雪花落下的速度,速度慢了又被领事太监好一顿责骂,就这么被骂了三日后,终于迎了太后的吉日寿辰。
好像老天爷也感觉到了什么,终于舍得停了雪花,不阴不阳的哂着脸看着下方的忙碌宫室。
“黔国使臣送寿比南山玉如意九对!珍珠绒皮靴百双!”
“邯图使臣送金玉九十箱!花草皇羹百盒!”
“漓国使臣送长寿甘草千株!金银珠宝十九箱!”
“瑜辛公主送金珠牡丹套面,白玉冬梅耳坠套面各十对!”
……
随着管事太监的寿报,宫中宴厅内渐渐坐满了一众使臣与朝中大臣,以及皇亲贵族们。
宴寿厅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正上首为皇上之位,在旁与之相差一步的是太后之位,在他们之下的两侧则是皇亲贵族与使臣之座,一路往下则是朝中大臣以及受邀而来的当地贵胄们。
而在宴厅最中间,则是一个长宽约三尺的宽阔平台。平台偏角是几个抱着乐器而座的奏乐人,和缓悦耳的丝竹声随着他们手中的古筝琵琶击杵相互交错在大厅之内。
宾客满坐之时,礼部陈大人及时奏响了喜乐,一众人俯首拱手对着上位皇上太后纷纷道贺。
德善太后身着明黄色宫袍,袖口与领口着石青绥带,衣襟面绣寿纹牡丹金凤图腾,保养极好的面庞只有因轻笑而起的两条细纹,远山眉黛下眼若丹凤,流转间便是风情万种。
陈大人对于宫中礼仪一向是严谨认真,他用苍劲的嗓音宣告着下一流程的进行,随后一众皇亲国戚纷纷将自家早已备好的寿礼争相献上。
……
“丞相郑归送上品雪山参一对!百子欢戏壁面一扇!”
郑归献上寿礼笑意盈盈看着上面的太后,拱手道:“微臣祝太后百子千孙,绵延益寿千千岁”
太后垂眸看他,似笑非笑道:“借丞相吉言”
郑归看了她一眼,转身回了自己座位。
“恒安王段于瑞送吉祥金凤玉簪十对,锦绣华罗二十匹!”
段于瑞一身青衫丰神俊朗,他走向前去,恭恭敬敬俯身道了礼,道“微臣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眉目慈祥的道:“多谢恒安王费心了”
段于瑞这厢刚退,那边便有一粉衣罗裙的女子信步而来。
“清拂公主送金丝仙鹤披风一件,福如东海屏扇一面!百年菩提乌子百粒手串一对!”
闻言,在心底各自掂量各路寿礼的大臣们将目光转向了大殿中央的清拂公主段于蕙。
昌国之内的菩提树向来不多,其中最古老的便是慈安寺的一棵百年菩提树,十年结果,一次也只不过是百颗,京都无数达官妇人为求一串菩提子豪掷千金也苦求不得,而段于蕙一出手便是百粒手串,如何不叫人惊讶。
一串菩提,不仅代表的是稀物难得,更是希望他人生生世世平安健康的愿景。
段于蕙的模样与德善太后颇为相似,眉眼上挑的丹凤眼不摇不动便有一股自生的风情万种,因她自小在慈安寺长大,所以浑身上下又有一种不同于太后的安静祥和,红唇一勾浅笑安然。
她走至太后身前,轻柔一弯身,道:“蕙儿祝愿母后长寿安康,生世平安!”
太后见惯了世上的奇珍异宝,却也被段于蕙的这串菩提而感动,她一连道了好几声好,对段于蕙道:“蕙儿这些年过的可还好?”
“多谢母后挂念,寺中长老对蕙儿关心备至,蕙儿感觉甚好”
段于蕙从小便没有感觉过寺庙之外的生活,因此也不觉得寺中有何不好的,可这话对于太后来说,却叫她有些惭愧,尤其是当她想起当初为何要将段于蕙送至寺庙时,便愈加心生愧疚。
“眼下便是元辰将至,历来哀家一人过岁实是孤独,皇上”,太后看向段于覃,提议道:“若不如让蕙儿搬回宫里来住吧,你看可好?”
段于覃不置可否,道:“自然是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