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二)(1 / 2)
在林如海看来,就是阎罗王突然拿出一样他从未见过的奇物, 那材质也不知是何处所产, 似玉而非玉,非金而有泽, 其中一面上更是嵌了一块儿五指宽、半尺长的琉璃。这琉璃通体晶莹, 无一颗气泡,乍一看是冰一般的通透, 仔细一看, 却又隐隐有蓝光流转。</p>
他暗道:果然是仙家之物, 非鬼神而不可得。只是不知, 叫我伸手去按,却又是何道理?</p>
他虽茫然不解,不知吉凶,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算是从人变成了鬼, 这番道理,也依然适用。</p>
因此,他十分忐忑地, 把大拇指按在了指定的位置。</p>
霎时间,“叮叮当当”一阵极为欢快活泼的乐曲自那奇物上响起,林如海虽心有防备,却还是吃了一惊。幸好有多年的养气功夫在, 才让他不至于失礼于尊前。</p>
阎罗王微一挑眉, 有趣儿地看了他一眼, 这才拿回了平板,优雅而漫不经心地翻看林如海的生平。</p>
凡人的一生并不长,值得《生死簿》特意记载的就更少了,阎罗王很快就翻到了最后一页。</p>
“咦?”阎罗王微微蹙着眉,不信邪地继续翻,属于林如海的这个界面,却再没有下一页了。</p>
“哒”的一声轻响,让林如海瞬间凝神。只见阎罗王将那奇物随意丢在了桌子上,身子后仰,那造型奇特的椅子背也随之仰了下去,以便这位鬼神舒舒服服地半躺着。</p>
“你方才说,你这一身怨气,是因着你那逆子?”</p>
那是一种说是疑惑,又似乎是听到了一个笑话般的语气,且阎罗王看他的眼神也十分怪异,就像是他还活着的时候,圣人怀疑他言辞不尽不实的时候才有的眼神。</p>
林如海一惊,急忙道:“在下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大王。”</p>
阎罗王静静地看了他片刻,轻笑道:“量你也不敢。”</p>
林如海一口气还没松完,就听见这位鬼神抛出了一个大雷:“只是,你命中本无子女,又哪里来的逆子?”</p>
“什么?”林如海一惊,急道,“怎么会?在下有一女黛玉,又有一子名璿,又怎会无有子女?”</p>
“嗯?”阎罗王俊眉一扬,在桌子上一块儿凸出的红色玉石上按了一下。玉石光华流转,却又转瞬即逝。</p>
不多时,又有一鬼神纱帽皂靴,身穿圆领禽鸟袍,腰束金荔枝带,云端漫步般飘了进来。</p>
“属下参见阎罗王。”这鬼神对阎罗殿的装璜是见怪不怪,拱手施礼如行云流水,丝毫没有先前两个鬼差不自在。</p>
这下,不自在的换成阎罗王了,他颇为孩子气地撇了撇嘴,抱怨道:“这都什么时代了老崔,你怎么还是这么无趣?”</p>
那鬼神抄着袖子,老神在在地说:“大王有大王的喜好,属下有属下的坚持。这都什么年代了,大王还不懂得求同存异吗?”</p>
阎罗王哑然。</p>
片刻之后,他打了个响指,这一屋子令林如海万般不适的装潢,就慢慢的被他熟悉而亲切的东方古国的宫殿所代替。盘龙金柱,雕梁画栋,乌沉木的桌子,墨玉的镇纸,那个会发出欢快音乐的奇物,也变成了线装的卷宗样式。</p>
阎罗王那一身的奇装异服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乃是轩冕蟒袍,粉底皂靴,依稀正是春秋时诸侯王的装扮。</p>
“崔判,你且看看,这林海的子嗣缘如何?”</p>
林如海忍不住多看了那鬼神一眼,暗道:原来,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崔性判官。</p>
崔判闻言,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生死簿》,翻到了林如海那一页,看了看,回道:“林家祖上乃是开国皇帝的谋士,因多次出奇谋破敌,坑杀、淹死敌军无数。虽然这些业力大部分都由开国帝王承担了,但余下的也不是小数目。因此,林家人丁注定凋零,到了林如海这一代,更是子女尽夭,孤独终老。”</p>
林如海已经蒙了。</p>
阎罗王又问:“那这林海生前的一子一女究竟从何而来?”</p>
林如海紧紧地盯着崔判,目露期待之色,期待着是不是有什么转机?</p>
崔判思索片刻,右手掐了一个繁复的手决,《生死簿》上逐渐出现了新的字迹。</p>
“哟呵,”阎罗王笑道,“这还有什么隐情不成?”</p>
崔判细细看了那新生的记载,对阎罗王道:“林海缺有一女,命该一十八岁,泪尽夭亡。至于儿子,绝对没有!”</p>
“什么?我的玉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