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121,舍友

121,舍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能有正经工作,谁愿意当无所事事的古惑仔?

张天浩的破烂收购越做越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现在他手下的小混混统统转正,成为有正式工的好青年。

有好几个跟着张天浩混的,现在都已经结婚了。

以前别人提起就唾弃的小混混,现在也是‘身光颈靓’了的有钱人。

小混混都从良了,市里的治安也好了。

至于校园里的霸凌,陈白羽更不担心。谁敢欺负她,她肯定会毫不客气的还击,管你是谁谁的女儿。

重活一世,不是为了回来受欺负的。

上辈子都没有受欺负,难道这辈子还能被欺负了?

呵呵。

“哎。你一个人在市里。”真不放心。

说一千,道一万,阿爸就是不放心。以前陈一元刚去县里初中的时候,他也没有这样担心。

毕竟,陈一元是男孩,怎么也吃不了大亏。

而小五......

看着就好欺负。

“阿爸,我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我发誓。”

阿爸瞪眼,“别乱发誓。吐口水重新说过。以后都不要乱发誓,祖宗能听到的。小心半夜祖宗揍你屁股。”

陈白羽抿抿嘴,重新说一遍,并告诉祖宗不用半夜来找她。

不管阿爸多不放心,多不舍得,总是要离开的。

看着阿爸坐上去东莞的车,陈白羽眼眶通红,真想要一夜间长大。

送阿爸坐车后,陈白羽去见了lǐ jiàn guó。

因为陈

白羽的提醒,lǐ jiàn guó现在稳坐局长的位置。他们合作的以鸡为主的饭馆‘天下大鸡’也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和陈白羽预测的一样,相对于重口味的黄焖鸡,本地人更喜欢白切鸡和香油鸡。张天浩介绍来的厨师的确好本事,做出来的香油鸡已经远近闻名。

现在还推出了桂花鸡,玫瑰酒鸡等,不过生意都不如白切鸡好。本地人口味清淡,喜欢原汁原味。

白切鸡浇上姜葱沫,味道一流,能让人把舌头给吞下去。

饭馆的门口还开了一个窗口,外卖。

“白切鸡和白切鸭的生意最好。其次是烧鸭。”lǐ jiàn guó现在也算是名利双收了,因为张天浩的暗中帮助,他把本市的小混混收归在手,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小混混们帮他打探消息。

有了小混混的帮助,他破案奇快。

没有小混混在街上作乱,市里的犯罪率下降,治安好了,他这个公安局长当然就功不可没了。如果不是他不想离开本市,早就被调到省里去了。

他年纪不小了,从部队退伍回来就带着一身的旧伤,已经不想再折腾了。现在,有权有钱,生活滋润着呢。

在这里当一把手,怎么也比去省里看别人脸色强。

看着身边的陈白羽,lǐ jiàn guó还在感叹,幸好当初他没有因为陈白羽年龄小就小看她。

看看才几年?

大唐杂货的批发店面一扩再扩,现在谁不知道大唐农场的稻草帽和干果?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小摊贩还有各个士多店都在卖大唐农场出的干果和小菜。

茶摊子用的茶也是大唐农场的金银花和罗汉果。

无处不在的大唐农场。

以前说起大唐农场,别人会问:在哪里?哪个市的?我们市有个叫大唐农场的地方吗?没听说过。

现在说起大唐农场,反应就是‘大唐干果’‘大唐小菜’的那个大唐农场?

听张天浩说,现在省城的火车站也有不少摊贩卖大唐农场的干果和小菜。

lǐ jiàn guó感叹,短短几年间,大唐农场已经走出市,走向省城了。如果不是交通不便,大唐农场的发展应该会更快。

不过,陈白羽的意思,好像是想把大唐农场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上次,lǐ jiàn guó就和陈白羽谈论了修路的问题,但陈白羽拒绝了,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陈白羽现在还小,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所以并不希望大唐农场这么早就进入别人的视线。她怕,怕大唐农场会成为别人利益角逐下的牺牲品。

上辈子,L化工集团为什么落户交通不便的大唐农场,不搞清楚,她就不能放心。她怕交通便利后,大唐农场的发展会超出她的预想,超出她的所控范围。

所以,先等等。

等她十岁,把大唐农场的所有果园和山头承包下再说发展。

现在有炳堂叔的小四轮,还有大堂伯的‘三脚鸡’,已经足够大唐农场的人出行。

“大唐农场的发展越来越好。”

或许大家都以为这是陈阿炳的功劳,但lǐ jiàn guó知道,陈阿炳不过是陈白羽摆在明面上的挡箭牌而已。

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

lǐ jiàn guó暗中打量陈白羽,聪明得过分,早熟得过分。

如果不是曾经参与‘破四旧’的工作,lǐ jiàn guó都要怀疑陈白羽是不是‘妖孽’托生了。

lǐ jiàn guó虽然不

算精明,但求生欲的直觉告诉他,绝对不能得罪陈白羽,即使她还是个小屁孩。就像他爸说的,人家红孩子不也是小屁孩?人家不也照样抓唐僧,差点吃了唐僧肉?

“现在需要的鸡鸭越来越多,大唐农场的供应没有问题吧?”lǐ jiàn guó已经把他们的‘天下之大鸡’开到了周边市,十多家分店,多的时候每天能销售五百多只鸡鸭。

担心大唐农场供不应求。

更担心,有人会因为利益而大规模圈养。

他们的生意好,鸡鸭原料品质是很大的一个要素。在果园散养的鸡的肉质,绝对不是圈养能比的。

“没问题。”大唐农场现在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鸭。橄榄园,青梅园,橡胶园里到处都是鸡的影子。

桑基鱼塘的鸭也不少。

就目前看,供应足够。

陈白羽已经一再叮嘱炳堂叔,千万不能为了赚钱而圈养,影响了品质,得不偿失。

炳堂叔也一再的跟村里的人要求,散养,散养,必须散养。如果说炳堂叔可能会被人忽悠,但有阿雁在,陈白羽半点不担心。

“对了。我有个亲戚想要买地胆头。”lǐ jiàn guó的一个亲戚在省府开了家饭馆,主要卖烧腊。吃多了烧腊就上火,所以想要像他们‘天下大鸡’这样增加一个例汤,清热去湿气。

乡下的地胆头老鸭汤就是最好的选择。

地胆头不仅清热祛湿,还去头风。

‘天下大鸡’的免费例汤不是地胆头老鸭汤就是生熟地鸡汤,再加上罗汉果金银花茶,妥妥的养生套餐。

“可以啊。你们去收购鸡鸭的时候,直接向村民收购就好了。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陈白羽撇里lǐ jiàn guó一眼,这点小事也需要问她?

lǐ jiàn guó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毕竟,用地胆头老鸭汤充当例汤,是我们店先做起的。”

陈白羽两眼望天,“随意吧。”

地胆头老鸭汤是农村常见的汤之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对了。瀑布附近草地上的地胆头最好。”陈白羽家就喜欢用瀑布附近的地胆头煮汤,觉得味道更清甜。

“免费的例汤,谁在意清甜不清甜?”lǐ jiàn guó摆摆手,不太在意。例汤再怎么好,也不可能有砂锅老火靓汤的味道。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明天就开学了,陈白羽准备回校。

走出‘天下大鸡’的时候,站在门口抬头看向招牌,红色的底金黄的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即使几年过去,招牌依然耀眼。

lǐ jiàn guó每次看招牌的时候都忍不住的嘴角抽抽,不是因为招牌不好,而是想起了陈白羽当初要用‘天下大鸡’时候的解释。

把鸡拔光毛,涂上润滑油,拿出来展览——滑天下之大稽。

因为香油鸡是他们店的招牌菜,而香油鸡又称滑鸡。所以,他们大言不惭的用了‘天下大鸡’作为店名。

lǐ jiàn guó想要送陈白羽回校,被拒绝了。

陈白羽一个人走在回校的路上,想了想,给自己买了一袋奶粉。她现在还小,正是发育的好时候,需要补充营养。

希望这辈子的她能比上辈子高。

上辈子的她,因为从小身体不好,而且家里穷营养一直跟不上,所以身高不足。不到155的身高是她上辈子最大的痛。

特别是想起高考体检卡上的‘身高不住,专业受限’几个字,就恨不得12cm的高跟鞋能长在脚上。

每次她难过自己身高不足的时候,阿妈就安慰她:广东女孩普遍偏矮。

陈白羽看了一眼地上的影子,叹口气。

哎。

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长高一点点。

也不需要太高,能有165她就很高兴了。

也不知道做梦能不能有。

陈白羽回到宿舍,大部分舍友都在,正在三五成群的说说笑笑。说说自己曾经的小学,说说自己知道的趣事卦。

看到陈白羽回来,杨静冷哼一声,高傲的好像看地上的牛屎一样恶心的撇了陈白羽一眼,“乡下妹”。

陈白羽当她透明的,懒得理会。

正在和杨静说话的同学眼观鼻鼻观心的都没有说话,其实各有思量。曾经和杨静同一个小学的同学,对杨静的性格脾气多少有所了解。

杨静这人仗着自己的局长爸,骄傲任性,还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公主,看谁都一副‘平民百姓没资格和我说话’的嘴脸。

因为杨静爸是从农村出来的,家里不少的乡下亲戚,所以杨静最讨厌的就是乡下人。杨静口中的‘乡下人’不是名字,而是形容词,是脏,臭,恶心,贪图小便宜,没有教养等等的概括词。

陈白羽不管杨静,用锁匙打开床尾的小木箱。

现在的宿舍还没有柜子,都是从家里带来个小木箱,装一些重要的东西。

陈白羽的小木箱是大叔公做的,上面还雕着几朵凤仙花。

从小木箱里拿出衣服,准备去洗澡。

突然,从上铺探下一个脑袋,“你好。我叫陈圆圆,就是讲古里吴三桂的陈圆圆。”

陈圆圆是个圆脸的单眼皮女孩,十四五岁,青春逼人,满是胶原蛋白的脸上带着零星的青春痘,红红的带着一点点白。

很可爱。

“你好。我叫陈白羽,白色羽毛的白羽。你也可以叫我小羽毛,我家人都这样叫我的。”至于陈小五,那还是算了。

长大了,初中生了,也应该要脸了。小名什么的就不要随便告诉别人了。但可爱的别称还是可以有的。

“你的眼睛很亮。你真漂亮。”陈圆圆努力睁大双眼,“我哪里都好看,就是眼睛不好看。我妈说,我的眼睛要是再大三分之一,我就完美了,能当明星。”

陈白羽看了一眼圆脸细眼的女孩,笑起来眉眼弯弯的,都快要弯成一条线了。很想说,其实大三分之一也没用,最少要大一倍才能配得上她带肉的圆脸。当然,也可以减肥。脸上的肉少了,眼睛就明显了。

“你现在就很可爱。”虽然不漂亮,但足够可爱。

有时候,可爱比漂亮更受欢迎。

特别是爱笑的可爱女孩,看着就让人喜欢。

陈白羽很可惜自己不是男的,否则,她就喜欢陈圆圆这样的女生。

“嘻嘻。”陈圆圆抿嘴笑了笑,在陈白羽面前,她再自恋也不能说自己漂亮。陈白羽看着就像一颗珍珠,闪闪发光,漂亮,可爱,软萌,让人想要用尽一切美好的赞美词。

“陈白羽,你要去洗澡吗?”

“嗯。”她昨晚就没有洗澡,难受死了。

陈圆圆立刻从床上爬下来,“我和你一起吧。”陈圆圆一边收拾洗澡用品,一边问宿舍里去其他人,“谁洗澡,一起。”

又有两个女生跟上来。

一个叫凌雯文,是个高个子的女生。陈白羽看着对方的大长腿表示很羡慕。还有一个叫李惠玲,是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普通的脸,普通的身高,有些沉默,眼神躲闪,胆子不大。

“我们宿舍好几个玲。”凌雯文把自己知道的数一遍,“黄小玲,陈晓玲,陈裕玲,卓玲,李惠玲。”

的确多。

陈白羽咋舌,宿舍一共十个女生,有五个‘玲’。

“刚开学,澡室应该不脏。我姐说,一两周后,脏得都不想踏入澡室一步,太臭,太恶心了。哦。你们不知道吧。我姐就是从初中部毕业的。她一再的提醒我,一定要有定力,一定要有不怕脏的精神,才能在初中部生存下来。”

凌雯文是个很健谈的女生,最重要的是她对学校了解比她们多。例如学校的水池在哪里,饭堂的热水什么时候供应等等。

一清二楚。

她们的宿舍在饭堂的左边,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宿舍的左手边有一个厕所,但因为一周清洗一次,所以规定只能小便,不能大便。想要大便就要到比较远的公厕。

当然,人有三急。

真急起来,什么规则都不会遵守。

规定什么的,就是让人打破的。

所以,厕所有些脏。但因为澡室人多,所以也会有人从水池提水回来在宿舍的厕所洗澡。

“我们每天用水都要到水池提吗?”陈白羽看了一眼自己的小手,很无奈。还以为到市里初中,能轻松些。

谁想到和县城的初中一样,自来水都没有直达到宿舍,想要用水必须自己提。

“我们初中部是旧校区,都要提水。等我们高中,到新校区就不用了。听我姐说,新校区有自来水直接到宿舍呢。新校区的宿舍里不仅有洗浴间还有一个厕所,能大小便的厕所,不需要再到公共澡室和公厕去。”

凌雯文一脸的向往,“希望三年后,我能考上本校的高中部。”

陈白羽已经不想说话了,她希望现在就能大学。她居然忘记了初中高中时候洗澡用水艰难日子了。

经历过一辈子的她,已经可以想象接下来的生活。

学校的澡室和北方的澡堂不一样,没有热水,没有自来水,就是几间用砖头砌起来的没有门的不到一米宽的小隔间。

旁边人擦身的力度都能想象,可见是有多小的隔间。

讲究些的,洗澡的时候在门口挂上一块布。

不讲究的,提水进去就洗。管别人看不看,反正都是女的,你有我也有,你的还不一定长得比我好。

再次经历这样的澡室,陈白羽内心是抗拒的。

因为是新学期,澡室还算干净。但陈白羽知道,很快就会脏,而且是脏到让人怀疑人生。因为她上辈子在县城初中的时候经历过。

有些人贪图方便会直接在澡室的角落里大便,平时没有人清理,大便就在角落里干了湿,湿了干,然后长满白色的虫子。

白色的虫子会蠕动,然后可能会从里面爬出来。

洗澡的时候,只能小心再小心,就怕太用力水会飞溅过去,然后被溅到屎或者虫虫。

奔溃的内心,没办法用言语表达。

只有等一个月一次的大清洁才会有人来清理。

在清理之前,脏了、臭了都只能忍着。

现在,陈白羽担心的不是澡室脏不脏的问题,而是她压根就提不起一桶水。她需要用脸盆一点点的来回多次的把水桶加满。

可怜的娃。

现在办理外宿还来得及吗?

“不用这么麻烦。”凌雯文直接把陈白羽的水桶提过去,“陈白羽,以后洗澡你都跟着我,我帮你提。”

“谢谢。”陈白羽很感激,她都想让炳堂叔来帮她申请外

宿了。

“别客气。你这么小,怎么就初中了?看起来还没有十岁,我妹十岁都比你高了。”

说道身高话题,陈白羽觉得心肝都被戳穿了。

老铁扎心。

“呵呵。我妈说我发育晚。”

事实上,她十岁的时候,阿妈安慰她是发育晚,并且肯定的告诉她,二十岁的时候肯定会长高。

那时候,她相信了。

等到她二十岁的时候,阿妈还在说,是发育晚的缘故,等到三十岁的时候绝对能长到155.

可惜,她三十岁,阿妈还没有来得及安慰她发育晚,就病逝了。

虽然这辈子的身体比上辈子要好很多,营养也充足。但陈白羽已经被上辈子的身高打击怕了,真怕这辈子也超越不了155。

她真的会哭的。

凌雯文帮陈白羽把水提过去,幸好现在洗澡的人不多,澡室空着的比较多,否则要等就麻烦了。

洗澡后,他们就在水池边洗衣服。

水边的四边装有水龙头。

洗衣服的,提水的,水池边上的人比较多。

把衣服提回宿舍,还要来提水,否则明天就没有水洗脸。总不能为了漱口洗脸又跑一次水池吧。

所以,只能把水提回去。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宿舍外的走廊摆满了水桶,装着或多或少的水。

晚上,自修的铃声响起,陈白羽和舍友一起到教室去。

老师会安排点名,安排座位,然后给同学们灌鸡汤,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陈白羽因为身高问题,坐在讲台前的位置上。看着老师口沫乱飞,忍不住低下头。

他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也还算英俊的二十多岁男人,姓吴,叫盛芳。给他们说了因为改革开放而带来的社会变化,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等等。

“希望大家都能考上本校的高中部。”这是班主任最朴实的祝福。市一中的高中部,全市最好的高中。

“嘻嘻。老师,听说一中今年又被H县踩了。”有些调皮的大胆男生直接笑着说,“H县一中的陈辉年不仅是市第一,还是省第一。”

老师也不生气,“只要你不是状元或者榜样探花,即使考了市一中也不用担心会被踩。他也只有两只脚,能踩的也只有两个人。”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本事踩下市一中的最高分,去哪里高中都一样,老师都祝福。”

“哈哈。没本事。考初中部都去了我的半条命。”

“老师,你有没有本事让我有本事?”

“老师,我不想踩人。”

......

班主任随意的和同学们聊着。

老师很厉害,不管同学们如何外提,他都能轻而易举的把话题拉回来。

卦,学习,卦,学习。

老师想要说学习,同学们喜欢聊卦,竟然出奇的和谐。

陈白羽很喜欢这种氛围,喜欢这样的老师。

下晚自修后,凌雯文带着陈白羽还有陈圆圆逛校园。

他们初中部属于旧校区,一切看起来都旧旧破破的,很多设施看起来都比较简陋。

从校园正门进来,是两层的教学楼,然后是两个大草坪,接着是四栋教室宿舍楼,然后又是两个大草坪,最后是饭堂。

女生宿舍楼在教室宿舍楼后、饭堂前的左边。男生宿舍则在右边。关系着全校师生用水的水池在饭堂后面。

女生的澡室也在

饭堂的墙壁后。

唯一说得上风景的就是两棵百年大榕树,榕树上有不少的小鸟。让陈白羽一下就想起曾经学过的课文《鸟的天堂。

“对面就是新校区,高中部。”

陈白羽被凌雯文拉着,站在一排高两米的铁护栏前看对面的高中部。

铁护栏上缠着杜鹃花,很漂亮,是很多毕业生照相的好地方。

陈白羽喜欢杜鹃花。在农场的一片峭壁上就长满了杜鹃花,远看就好像一片花海衔接了天地,特别美。

“看高中部的人走路都匆匆的,好像立刻马上就高考了。”凌雯文撇撇嘴。

陈白羽看过去,很多同学手里都拿着,即使隔着一条马路也能感觉到高中部的学习气氛比初中部的紧张。

旧校区和新校区只隔了一条马路,但却好像楚河汉界把初中高中的学生分隔开。

从市一中初中部到高中部也是要通过开始的,如果考试没有过,就要到二中、三中去。反正,作为市最好的高中是有优先录取权利的。

“我姐说,市一中正在憋着气呢。H县一中出了两个省状元而且都被京都最好的大学录取了,不少人都在看市一中的笑话,校长正在憋着气呢。”

陈白羽抿抿嘴,没有告诉凌雯文,她说的那两个人是她的大哥和四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