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 / 2)
秦父开始没说话,等了会儿才道:“这一下子的也说不定,总要走着看的。”
秦母听他这样讲,眼一热眼泪就掉了下来,秦父看她这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几天秦母一说起这些事就流泪,秦父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再有秦母常常这样秦父总担心女儿小玉看出点什么来,他现在实在是不想再多一个人在他面前哭,而且他也拿不出什么可以安慰这母女两的。
有时秦父看着女儿总是很恍惚,一时想女儿生在他家亏了,一时又在想做女儿家太难了,又会想自己要是不是他们爹,大舅兄是他们的爹就好了,他总觉得如果是大舅兄肯定不会这样的。
姚家。
姚太太拿着前几日的求得的签文在看:
孔明点将
烦君勿作私心事,此事偏宜说问公;
一片明心光皎洁,宛如皎月正天心。
平嬷嬷看太太已经拿着那张签文看了许久,小心道:“太太,这签这么好,普惠师傅都说了,只要耐心等待就可。怎么您还是一副烦心的样子?”
“你不知道。”姚太太把那张签文又收了起来,看了眼平嬷嬷说:“只要一天这家里没有一个姓姚的男孩儿,我就一天不能安心;只要一天这家里没有一个姓姚的少爷,娶上一房少奶奶先下一个姓姚的男孩 ,我就一天不能放心。”
平嬷嬷听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会说些车轱辘话:“太太,您以前从来不信这些鬼神的,现在为了姚家整日见的烧香拜佛,对那些姨娘比对自己还好,老天爷看到你这样一定会成全您的。”
姚太太看了一眼陪伴了自己20来年的平嬷嬷:“哎!我整日烧香拜佛,一是求菩萨保佑我儿在地下能够早日头胎。再就是,我和老爷年纪都不小了,可是咱们府上还是一个男孩儿都没有。这以后要是……这诺大的的家业还不是白白偏宜了族里。”
“太太怎么这么想,咱姚家还有两位姐儿呢!先不说二姐儿,就咱大小姐许了那样的人家,太太大可以把家里一半的家业陪着姐儿去夫家呀!”
“这话胡说什么,你以后都不要再提起。”姚太太皱眉看向平嬷嬷显然对她说的话很不满,“先不说连乡下农家都知道好女不穿嫁时衣,好汉不吃分家饭。就说女孩儿如果没有个娘家依靠,又要带着这么大一笔嫁妆出门子,这不是等着被人算计么?”
平嬷嬷听太太这么说神色一紧,认真道:“是老奴糊涂了。”
“这回就算了,下回不要再说了。”姚太太摇摇头,又对平嬷嬷说:“我昨日做了个梦,今天再想起来总觉得有深意。”
“太太,梦到什么了?”
姚太太想了下才说,“好像是个小女孩,脖子上挂着一个玉锁,伸着两只小手要我抱,我才刚伸手抱上去就醒了。”
平嬷嬷听后喜道:“恭喜太太了,这是喜梦啊!”
“哦?”
“太太您想想您平日最惦记的那事!现在做这个梦,肯定是胎梦啊!”平嬷嬷这么说着,就越觉得是这么个意思。
姚太太瞪了她一眼,“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做得什么胎梦。”
平嬷嬷起先不知道怎么解释,后来脑筋一转,“太太,谁说做了胎梦的那个就是要生孩子的,不也有说做爹的也会做胎梦么!再说咱家还有两个姨娘呢!”
姚太太听她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那你的意思是家里的两个姨娘有身子了?可前几日齐大夫不是才上门来给她们把过脉吗?大夫说他们没有怀上,难道是日子太浅?”
平嬷嬷听太太说的这些也觉着迷糊,想了想,又道:“会不会这是个预知的梦,是菩萨看您心诚提前给你的预示?”
姚太太没说话思索了一会儿,才又道:“如今府里两个姨娘如果没怀上,那么那个梦会是什么意思呢?”
平嬷嬷不知道这个梦会有什么名堂,绞尽脑汁后突然道:“太太,我们前先时候不是找了一个姓吴的媒婆吗?会不会那个梦是应在了那里。”
姚太太不确定的看着平嬷嬷,“倒也有这个可能,总归是子嗣的事情,不是应在家里的两个姨娘身上那就只能是没来的姨娘身上。”再又想想得来的那张签文,姚太太两相印证后道:“难道是要有一个千金降生到咱家,这样你现在就让人把那吴媒婆叫来一趟。”
平嬷嬷得了吩咐忙着去办,姚太太起身来到房外,廊下的瑞喜、瑞如见了忙过来伺候。姚太太对她们道:“我们去两位姨娘那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