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沉默了许久,陛下不说话,太子也不说话,只默默地陪着,不问有什么事甚至连头也不抬一下。
福公公一张笑脸笑了五十多年,陛下高兴时笑,不高兴也笑,仿佛永远挂上了一个微笑。
因此如此尴尬的气氛下,福公公依然浮着柔和的微笑,弓着腰侍奉在陛**边。
梁帝心里叹息着,斜眼看福公公微笑着站在一侧,心情也好了许多,伸手指了指床尾的雕花木架,“统儿过几日便十八岁了,生辰礼物朕想那些金银珠宝的俗物你也不放在心上,不如就给你一道旨意吧。”
福公公立即走到书架边去拿,不一会就捧着一个鸳鸯檀木盒走过来,在梁帝的示意下打开了盒子,双手奉给了太子。
萧统跪地接旨,打开一看,竟是一份传位诏书。心底猛地一沉,抬头看着自己的父皇,华发丛生,这一病又苍老了许多,针扎般心疼,萧统堪堪忍住,又听父亲道:
“你年岁也不算小,朕又常在病中,这道旨意并非是今日要给你的,若是有一日朕去了,你找福公公,他自会拿给你。还有有些话朕总该叮嘱你一下。”
福公公接了圣旨退避一旁,太子姿态端方地一叩首,心底无限悲凉,回道:“父皇请吩咐。”
“你姓甚名何?”
“姓萧名统。”
“统为何意?”
“统,纪也。淮南泰族训曰,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女工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按此其本意也。引申为凡纲纪之称。郑注云,统、本也,大一统也。”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如今,望你抱元守一,统率天下,为社稷谋福。这名,是朕为你取的,其中深意,望太子谨记于心。”
“统,记下了。”
“你字为何?”
“德施。”
“嗯,君统天下,何以为政?不过德施二字,望你登位以后,勤于国政,常念民困,广施德政,不负你母后的嘱托。你母后为你取字,此中深意你可明了?”
“常念母后深恩,片刻不敢忘却。”
“甚好,甚好。得子如此,朕不负萧家列祖列宗,亦不负黄泉之下等我的静华。咳――”梁帝掩口猛地咳嗽了起来,一旁的福公公忙拍了拍梁帝的后背,苍老的皮肉浮了一片暗红,可看梁帝的面容憔悴却是笑着的,神情之间满是欣慰。
太子眸子暗了暗,纤细修长的手指紧紧握拳,骨节泛着白色。心像是被一双手拧住,一阵一阵地疼,床上的人本不会病成如今这样的。
今日崔子微走后,顾晴月给他来了封信,她来看过陛下。正如太子殿下猜想的那样,陛下的风寒其实是一种慢性毒药,只是中毒较浅才看起来如同是受了风寒的模样。
虽然给陛下换了药,但是陛下年迈,就目前来看已然伤了根本,恐年寿难永,这种事本应该立即上奏知会陛下,但是目前还没有查到这种毒的来源,也没有查到任何证据,何况这种毒最畏惧大喜大悲。
顾晴月建议先静养,这种事可一可二必然会有第三次,顾晴月借口留在了太医院,也方便监看陛下的情况和用药。
是他欠考虑了,未曾想过他们竟然连父皇都敢动,才至于后知后觉。他如果能早一些……也许就不会到目前的局面。
太子敛了敛眉目,神色有些颓败。
“朕这一睡下,又不知哪一日才得清醒,你的寿宴你自行安排,不必顾及朕,朕若清醒便去,若是昏沉着,你便安了心的放松一日……国政都交于你朕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若有难处便来甘泉宫,父皇还可以给你指点一二的。如此,朕也没有更多可以叮嘱你的了,夜深了,快些回去睡吧。”
福公公闻言便伺候梁帝更衣,梁帝躺了下去,福公公细心地给他掖了掖被角。
“统,告退了。”
太子行过礼,抬头看到梁帝已经躺下了,挥了挥手,没再言语。
内侍缓缓走进来灭了宫内两边的烛台,一个粉衣侍女则蹲在小案边点了香,白烟袅袅升起来。太子退到宫门口,回首看着这景象,一会儿整个宫殿又恢复黑暗,徐徐清风吹过来带动宫里的香味,太子闻着这味道,忽然觉得有些熟悉。
不过宫里有一些一样的香木也是正常的,守到陛下睡下了,福公公缓缓退了出来,太子才转身离开,往东宫的方向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