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2)
其他的,或许是年深日久,我都已不怎么记得了。然而我确定的是,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自己动手做一些奇怪的菜品,很大一部分程度是来源那个时候的经历。
新鲜小媳妇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村里不会有闲人,更不会有闲人媳妇。她学着所有的媳妇一样,洗衣做饭,上山下地,青葱一般的姑娘不过经年就显得干瘪。她没有初来时的水润,也没有一开始的豪情,她大多时候沉默着,或许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语言不通。但是我觉得她承受着的最大恶意时,整个村里沾亲带故的人,总会在背后里说这姑娘留不住。她迟早要跑的,她不会甘心留在这里的。三人成虎,哥哥的父母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防备,她的出行也越来越不那么自由。她就像过季了的花,蔫头巴脑地等待着最后的凋零。
最后,哥哥顶住了压力,坚持要带她一起外出打工。她又重新活过来,眼里的光水水润润,像是雨后的绿芽,沾着水就奋力生长。
她们离开了,很多人说她不会再回来。
可是,那样一个为了爱情千里奔赴的姑娘,会那么容易放弃吗?
她虽很少回来,却逢年过节不会断了家里的问候。她生儿育女,随着年纪的增长变得泼辣刚强,她不那么白,也不那么爱鼓捣吃的了,可是她的脸上,依旧是当年嫁给爱情时的自豪。
后来村里确实陆陆续续地来了许多外地姑娘,很多人来这里看到的第一眼就哭天抢地喊着要回去,从此杳无音信。还有的安安静静地生下了孩子,在某一天突然就一去不复返,还有的直接搭着过路的车就走得悄无声息。她们来之前无一不信誓旦旦,她们走的时候却也义无反顾。
于是村里留下了一群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他们或聪明或木讷,却统一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妈妈。他们的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不知所踪。他们自顾自地倔强而沉默,却绝不能听人提起他们的母亲。他们更加明白的是,父亲会在某一天回来,会有一个新的人和他一起,成为他的妈妈,却不再是他的家。但是,他们原本是有母亲的啊!他们来到这世间上,凭什么不能父母双全?凭什么他们一出生,就注定了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母亲不要,父亲不管,磕磕绊绊还必须要长大?所有人都要求他们要懂事,为什么他们却没有任性的资本?
贫穷成了原罪,出生成了救赎。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沦在地狱,阴影附骨而生,永世同行。
嫂子成了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来媳妇,也是留到了最后的那个外地人。她的孩子父母双全,她的家庭虽然不富足却充满幸福。我不知道这些年的某一瞬间,她有没有后悔过,但我确实从未听说过她有去意。大抵在她选择了的那天,她就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而她赢了。
最后,不论是爱情还是其他,很多时候都像是一场豪赌,买定离手,不能反悔。可是是输是赢,谁又算得清楚?生命毕竟复杂有趣,那些选择留下的,原因无法深究。离开的,也不能说是罪孽。认真说起来,也仅仅是唏嘘。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选择,都是下一个命运。我无法判定对错,也不敢深思因果,能做的,大抵就是说一句:世事无常,人生几何?
但愿所有的问心无愧里,都没有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