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然而,在二组第一个项目完结后,主编却大肆表扬了他们一番。
这是因为二组项目成果深受客户好评,已经和公司签了长期协议,以后只要客户需要设计材料,都由万盛设计部的二组为之服务。他们不仅得到了第一份长期签约,一场普天同庆的表扬,每人还拿到了五千块的奖金。
一组组长在这个时候私下对玉祁说,这只是个开始,等之后的项目,你不给华霁擦屁股都是好的了。
玉祁却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自己了解到的华霁,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在二组项目启动时,他就发现,华霁画画水平很高,对于项目的理解以及客户的要求分析得也很透彻,让他这个名义上的二组组长为之赞叹。但每次进行项目汇报之前,华霁都要求把自己参与的大部分改成玉祁的名字,表面上只负责几处不起眼的地方。
一开始玉祁当然不同意,但在他不同意之后,华霁就把之前的稿子全删掉,画了几张让人看了就想替客户打人的稿子交上去了之后,他才勉为其难同意了他的要求。之后进程都很顺利,只要将华霁负责部分从表面删掉一些,项目完成质量堪称完美。
之后的项目也是如此。在他人眼里,玉祁充当着那个领导有方的组长形象,华霁充当着那个被组长使劲拖着才能往前走的烂泥。而实际上,他们的实力差却是不为人知的悬殊。
那个时候,玉祁对华霁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啊,明明该当月亮,被众星捧在其中,但非要连星星都不做,藏在黑暗里。
华霁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
他的个性的养成,起源于那所名叫“阳光”的福利院。
比起因父母去世无人看管或其他悲惨事件而沦落成孤儿的小孩来说,华霁算是个“幸运儿”。因为他一出生就被扔在福利院门口,除了裹着他的小被子上贴了一张写着“华霁”的字条外,从未有过关于父母的其他印象。那个时候才九几年,大街小巷都没有设监控,警察想要帮他找出那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无异于大海捞针。既然捞不到,就索性不捞了,让他生活在这所被亲生父母挑选好的福利院里,未免是件坏事。
就这样,华霁儿时所有的记忆都是关于那个福利院的,而这种扔在人堆里一下子就被埋没的个性,也和在这里的生活息息相关。
华霁三岁时,是“阳光”里有名的淘气鬼。哭喊闹腾,抢其他小朋友食物玩具,看谁不顺眼,就跌跌撞撞跑过去打人家,把带他的张妈妈折磨得无比委屈。
后来有一天,他看见有一对长得很好看的大人来福利院里,抱着那个常被他揍到哭的小男孩,笑得很开心,还给他买了新玩具和小书包,是华霁也想要的那种。张妈妈说,他们是一对夫妻,来这里领养那个小男孩,就是说把他从这里接走,去更好的地方生活,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他愣了愣,问张妈妈,会不会也有人来接他走,去其他地方生活。
张妈妈只是笑了笑,没回答他这个问题。
华霁想,如果大人们喜欢那些乖乖的小孩,那他就变成那样的小孩。
慢慢的,他真的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他不再欺负其他小朋友,哪怕对于他们就往事的报复,也悉数全收。他乖乖听福利院里的老师讲课,学习写字,学习算数,从之前那个根本不可能坐在椅子上安稳听课的问题小朋友,变成了一个常常被夸奖的优等生。
华霁很聪明,认真学习之后,每次科目小考试,他都可以拿满分。他把那些打着满分的卷子整整齐齐放在一个鞋盒儿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有一对夫妻要领养他,他可以拿出这个鞋盒儿去证明自己值得被领养。
但是他一直等了很久,久到大部分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都被领养走了,他还在这个福利院里。就像院子里那棵大槐树,静静栖息在这片土壤上,从未移动。
华霁叹了口气,将组长那份改来改去都改不好的画稿修完之后,连同自己之前画好的,一同传给了他。刚拿起杯子要喝一口水时,旁边的玉祁突然划过椅子来搂住他的脖子一顿尖叫,耳膜差点被他震破。
“组长,君子动手不动口,你把嘴闭上行吗?”华霁用手使劲捂住玉祁的嘴。
玉祁松开华霁,满眼充斥着仰慕,把捂着自己嘴的手拿开:“华大少爷,您早点给我改稿子咱们不就不用熬这么多天夜了吗?您可真是太棒了!我要为您歌颂一首!”
华霁听完又把他的嘴捂上:“是谁要证明自己实力不俗,不许我插手他的大作?现在我帮了你,你却反过来唱歌折磨我,这是什么天煞的道理?”
“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唔!!”
“行,那我下班了。回家洗个澡去医院挂个号看看心脏,顺便去看看副组长。你只要再说一句话,我就直接把你改的那版发给主编,让你再熬一夜。”华霁松开依然闪烁着星星眼的组长之后,看他果然没再发出任何声音,便心满意足地打了卡,走出公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