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2 / 2)
“既然这样,我们便也不做挽留了,”赵云澜端起酒杯,对祝红敬了一下,“那么我这杯敬阿红,祝你一路顺风。以后有空了也别忘了回龙城看看。”
“谢谢,我会的。也欢迎你们来四九城看我,到时我必定拿出家里最好的酒宴请你们。”
“如此便说定了。”
“好,说定了。”
这顿饭吃他们喝了很多酒,聊了很多话,到很晚,他们才分开各自回去休息。
阴历八月十一,赶在中秋之前,祝红踏上了前往四九城火车,赵云澜到车站送她。看着彼此随着火车驶离车站后越来越小的身影,他们的心里都有些不好受。虽然说好以后有机会会互相探望,但其实他和祝红心里都明白,这一别,再见恐怕已是无期了。
“再见!”
“再见。”
祝红和赵云澜各自小声的道了个别,然后在心里加了一句珍重。
这声再见和珍重根本不足以让对方听见,但其实他们心里都懂。
小巍,又有一位故人离开了。
---17---
这十几年打下来,赵云澜可谓是战功彪炳,声名远播。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赵云澜居然任命一营长楚恕之代替他的位置,又任命二营长林静担任副职,然后带着赵庆辞去了军中的所有职位,跑去开办学校了。
其实开办学校这件事沈巍和赵云澜已经计划很久了,这场战争让他们更充分的认识到华夏同其它国家的差距以及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开办学校当做了战争胜利后要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如今沈巍不在了,赵云澜要去完成他们曾经的梦想。
碎玉班的老班主在五年前就去世了,当年沈巍留下的财物他只取了一小部分帮助碎玉班的众人安顿生活,其余的全都替他存着,然后在死前托付给祝红还给沈巍了,如今交给了赵云澜。加上赵云澜的一些积蓄以及祝红等人的资助,这学校便也顺利的办起来了,赵云澜便摇身一变,成了龙城大学的校长,一改早年的形象,每日穿着长衫带着眼镜,儒雅非常,初识的人绝对看不出他曾经是位战功赫赫的军人。连曾经性子欢脱的大庆如今都变得沉稳了不少,成了学校的副校长,这要是放在从前,怕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新学校的校址选在了原来的绿柳巷附近,这一片地区之前由于战火的摧残很多房屋都被炸毁了,在停战后,这片区域开始重新建起了房屋,他们选了一处空旷的场地,请人盖了校舍,宿舍,操场,又购置了桌椅,一番筹备后龙城大学开始正式招生了。
学校开办的宗旨是希望以教育和工业强盛华夏,增强国力,凡入学的学生均不收取学费。教授的科目主要分为工学,法学和教育学,除了课堂上应讲授的课程外,人人都要由军营的官兵带着接受军事训练,每日强制规定运动一小时,风雨无阻,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听闻学校开办的消息各界人士纷纷鼎力支持,支援钱财,前来担任教员的人都不胜枚举,一时风光无二。
后来赵云澜为了住的方便,也为了怀念之前的日子,搬进了书店旁边,绿柳巷10号的宅子,开始每日为学校的事情奔波。日子繁忙琐碎,倒也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
多年后,因为龙城大学的原因,绿柳巷改名叫做大学路,大学路10号的宅子也成了龙城当地有名的古迹。
宅子里挂着赵云澜的简介:
赵云澜,龙城人,平民出身的龙城军阀大帅,后投身革命,十四年内战功赫赫,战绩彪炳,却在战争胜利后辞去职务,散尽家财,创办龙城大学,为华夏培养出众多栋梁之才。将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在了教育事业上,端方克己,颇具儒士之风,资助学生无数,然终生孑然一身。
“姐姐,姐姐,这屋子里面的摆设都和赵校长在的时候一样么?”来参观赵云澜故居的小姑娘拉着导游的袖子问。
导游半蹲下来,拍了拍小姑娘的头。
“是啊!这里完全保留了赵校长生前的陈设。”
“那他不是终生独身么,为什么卧室里的生活用品都是双份的呢?还有啊,台子上摆的照片是赵校长年轻的时候么?那个穿军装的是他吧,那他旁边那个穿长衫长的很好看很好看的人是谁呀?”
导游顺着小姑娘说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桌子上的照片。
“那位先生是龙城大学的另一位校长,沈巍,因为他在战争结束前就过世了,所以关于他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导游停了停,然后看向屋子里其它成双的生活物品,继续说:“其实我爷爷奶奶曾经也是龙城大学前几届的学生,他们说过,沈先生是赵校长很重要的人,那另外一半的生活物品其实都是赵校长为他留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