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仙(五)(2 / 2)
钱倩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老师,有同学说,方晓静她拿了我的发卡。”她语气带着不平,倒是还带着点冷静的平和,她想着的主意,就是让方晓静承认她的错误,那还是个知错能改的人,毕竟那几个男生说,方晓静拿的可不只是她的东西,所以她才说拿,没有直接说偷的,也算是给她留了一分面子。
显然,方晓静是根本不可能去承认。她也觉得自己没有错。不就是一些不上台面的小东西,至于吗?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东西再小,只要是偷,那意义都是不同的。只要你偷了,无论大小,都是错误的不可挽回。
“老师,我没有。”方晓静斩钉截铁的说道,眼角泛红,委屈的为自己争辩,班上不少人的天平又开始倾斜。他们大多数都是听到了传言,如今真正的主角在这里了,又不知道该相信谁,相信什么了。而且他们对方晓静的印象都挺好的,班上丢的东西多了,她还会尽心尽力的去帮忙找,关系算是融洽的。
主任有些进退两难,班主任更是看着这两拨人头疼,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年轻气盛,她想着这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最好,在学校里面,尤其是在她的班上出了这种事,影响或多或少都是有的,只不过是不好的影响。唉,她叹了口气,该不会说她管教不正,扣工资和教师评分把。她可不想去乡下教书,重新攒积分。要知道老师都需要攒够了分,才能转正,她为了家里能过上好日子,可不能丢了这铁饭碗。
两人听着他们一群人把前因后果说完,折腾了好歹几十分钟,他们大多数都热心肠的很,哪里知道这样七嘴八舌的反而把老师搞得头都大了。
主任倒是皱了皱眉,空穴来风的事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尖子生的班上,他也相信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撒谎,和女老师商量了一下解决方法,他们最终敲定,既然说是学霸指认的,那就去那个女娃娃家里,问个清楚。本来钱倩是同意的,但是谁知道那个女生会不会一直都不来学校,或者销赃什么的。于是他们打算下午放学就去。而且是一起去。前前后后大概10个人左右。
因着班上几个男生把事情宣扬出去了,班主任还把他们单独领出去“教育”提点了一番。
原来昨天因为符咒的关系,女生在好几个人的质疑下终于爆发了,忍不住说出“你们不就是嫌贫爱富吗!其实丢的东西都是方晓静拿的然后给我的!你们去问她啊!去问啊!”以往在班上自闭不敢出声,自卑发奋学习,那些脆弱的,小心的,碎片终于联合爆发出巨大的威力了。看得系统直嫌弃人类的黑暗,感情居然如此复杂。
对此辛临表示:“这才是人啊。”
学霸家在离学校还要再远一点的山村,他们一行人走了很远的路,心情也变得不好起来。路上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开始慢慢走向沉默。等到他们终于到的时候,方晓静一下车就踩到了粪堆上,她不是没见过这东西,现在脸上五颜六色的比大染缸还要混,钱倩没忍住,笑了一声,跟在后面下车了。这更让方晓静觉得她是不是故意的,先让自己下去,真是气人。偏偏老师们还都在,不能多说什么的她,只好憋红了脸等候着。
虽然早就知道学霸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亲身上阵的时候方晓静还是忍不住变了脸色。她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太长一段时间,一时间竟然被气味冲的呼吸不过来。
地里有人在忙活,小小的身板,佝偻着背,几人细细一看,这不就是他们班学习最好的人吗?不是说不舒服来不了吗?不舒服上不了学能种地?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女老师上前问话。
没想到走过去,话刚脱口而出,被吓到的,竟是女老师。、
原来地里还有一个人,正是来帮忙耕种的文致远,他平时闲着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在乡里东奔西走,帮别人做作农活,反正他家里条件还算凑活,帮点小忙不算什么。心里虽然对回去高考的人抱着不屑的态度,但是眼看着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了好的出路的时候,他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了。表面上他还是留在了村里,心里却在暗自琢磨着怎么搭上村里的大船去市里,再到省里,他的思绪正慢慢飘向了远方,熟知被一个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女人吓了一跳。
女老师眯眼一看,原来是个男人,而且长得还不错,眉清目秀的,她这时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向对方道歉。
对方穿着打扮都太像,像什么呢,对,城里的老师,带着那么点儿韵味,说到底。他没看见后面的一大群人,温声细语道:“您好,这位同志,是有什么事吗?”
明明和他们一家子都没有什么关系,此时主动站出来,像是个东道主了。
那些人看在眼里,也终于靠近,女孩黝黑的脸吓得更加苍白了些,她糯糯的看着方晓静,竟然是一句话都不敢说。而方晓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人千万别留下任何东西被出来!
女人听到外面有说话声,便高声的问倒:“崽儿,可是有事?”
“娘,是老师,来了。”她立马回应自己的母亲,避免让她过分担心。看着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现在唬人的气氛,心里的鼓越敲越响。她不敢想,家里的墙上还挂了个吊坠。是班上一个同学的,也是方晓静给她的,她当时就想,这种手工吊坠那么多,编的花样来来去去就那么一种,就算被抓到也不会有什么出入。毕竟她可以说是自己买回来做的。那个时候特别流行手工编织,买两个圈圈绕绳子,或者是编织中国结。其余的倒是没了,都卖到村子里了。
文致远脸色不变,把锄头放好,苗苗插顺,上了地。
那个女人果然出来,要把几个人迎进去,心里还在嘀咕着这得多大事,闹得这么多人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