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浮生辞 > 第五章

第五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子妃便点点头,说:”都很好,去坐罢。”

待三人归座,宁妃又朗声道:“岚儿,还不快来见过二位娘娘和郡主?”

郭晴岚闻言便款款上前,俯身拜倒。宁妃笑道:“这是本宫的侄孙女,时常进宫来陪我说话解闷,倒还伶俐。”

常卿凝与徐蕴熙对视一眼,心下皆了然:郭宁妃命三人上前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引荐给太子妃的却是自己的侄孙女郭晴岚。

太子妃细细地打量了郭晴岚,向着宁妃笑道:“这孩子与娘娘生得颇有几分相似呢,小小年纪便有这般气度,实在难得。”

又问郭晴岚年齿几何、读过什么书,郭晴岚一一答了,贤妃与太子妃称赞一回,方命她回去坐了。

其余诸人也有上前拜见过的,也有一直默默无言的。太子妃见时候不早,便命宫人送上赏赐,是一只精巧的楠木匣子,内盛一件珊瑚手串,凡殿中参选女子皆有此赏赐。

太子妃道:“大家且回府上安心等候,不日便有旨意送达。”

众人忙起身叩首谢恩,依旧由内监引至东安门,各府上的马车都在门外等候,家人见姑娘们来了忙迎上去。常氏姐妹二人便与徐蕴熙作别,由丫鬟扶上车去。

一路上,常卿凝觉着乏了,便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常卿沅见她不说话,只好掀开帘子望着车外,却终是心中忐忑。

良久,常卿沅轻声问道:“大姐姐,依你看咱们此番有几分希望中选?”

常卿凝睁了眼,浅笑道:“贵人中意咱们,那便是十分的希望;贵人不中意咱们,那便一分希望也没有。”又拍了拍常卿沅的手,安抚道:“卿沅你且放宽心,多思无益。咱们只管尽人事,如今听天命便是了。”

常卿沅点一点头,轻叹一声,复又向马车外望去。

马车行至国公府门前,早有小厮报进去。待常卿凝与常卿沅行至荣寿堂时,太夫人与胡、吴二位夫人都已到了,二人请了安,又将今日殿选的事一一回禀。

太夫人和蔼道:“你们折腾了一天都乏了,也不必在我这里立规矩了,早些回去歇着罢。”

又道:“不必总为此事悬心,只待宫中来传旨意便见分晓。”二人答应了,又辞了太夫人,各自随母亲回去了。

沉水香化作袅袅白烟从博山炉中升起,在空中缓缓的散开,香气在春和宫中氤氲,沉静而肃穆。太子坐在书案后处理政务,太子妃吕氏则侍立于身侧,轻轻地替他揉着太阳穴。

吕氏见太子依旧蹙着眉,便柔声道:“臣妾今日请了宁妃娘娘、贤妃娘娘一同为咱们安儿选伴读,臣妾瞧着几位姑娘都端慧得体,二位娘娘见了也说都是好的,竟不知留下哪一个了。不如臣妾说与殿下听一听,殿下替臣妾拿个主意才好。”

太子闻言,轻声笑道:“也好,到底我不曾见过她们,只当是听你闲话罢。”

太子妃微微颔首:“臣妾瞧着今日进宫的姑娘里,魏国公之女徐氏最为稳重,规矩好,人也娴静。开国公府送了两位姑娘来,一位是开国公嫡女,说话做事也很合宜,生得又端正,宁娘娘也说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方才安儿来与臣妾说很喜欢她。

另一位是开国公的侄女,宣武将军常森之女,规矩倒也还好,只是不及前面两位稳当。武定侯的孙女与宁娘娘生得颇有几分相似,再有信国公的孙女汤氏,长兴侯府的姑娘耿氏……”如此这般。

“安儿喜欢最要紧,便留下常氏罢。”太子又问道。“怎么不见凉国公府上的姑娘进宫?”

“凉国公府上并未递名帖进来,想是没有合适的姑娘。”

太子点点头,沉吟道:“你和宁娘娘、贤娘娘都说是好的,自然错不了。只是这么多人,若都送进宫来,反为不美,只留下两三个便是。”

又思衬一番:“徐老将军、常老将军都是随父皇打天下的功臣,于我如同叔伯,如今理应优待他们的子孙,便是这两家的姑娘罢了。蓝老将军一向用心襄助于我,但他府上的女儿既不愿进宫,也只能作罢。”太子想了想又道:“再是信国公汤家的姑娘也还使得。”

太子妃笑道:“殿下不必惋惜,蓝老将军的孙儿蓝烨和允炆、允熥一同读书习武,也可安慰老将军的忠心了。”

“如此甚好,我倒忘了这一件。”太子听了也笑道。

“再者常家送来这两位姑娘,不知殿下的意思,是选一个呢,还是都留下来呢?”

太子略顿了顿,轻叹道:“都留下来罢,让宫中女官好好教导。”

吕氏心知太子是念及早逝的元妃常氏,却也不说破,只答应下来,又福一福:“殿下,这武定侯是宁妃娘娘的亲哥哥,如今宁娘娘掌六宫事,殿下不如再送她一个人情?”

“我记得信国公之女汤氏是宁娘娘的儿媳,便是要顾及她的面子,郭家的女儿和汤家的女儿只选一个便罢,宁娘娘同我……终究不是一条心。”

又道:”也罢,信国公这些年也不大理会朝政了,倒是武定侯管着宫中禁军。既如此,便不必留下汤氏,只叫郭氏进宫伴读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