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拂衣公子(1 / 2)
地主家的饭菜果然是奢靡,鱼翅燕窝山珍海味样样不少。要不是她早间看见那么多饿着肚子的人,还真以为此地富得流油。
月清笑道:“大人也真是大方,不过一顿便饭而已,竟与前日我在丞相府吃的宴席还要好上几分。”
县爷两手来回摩挲,连忙点头哈腰道:“咱们这小地方,来个客人不容易,应当好好招待…好好招待。”
月清摇头微叹,语重心长道:“在下刚刚升了职,底下许多人都不服气,故而下来逛逛。也是难得能吃到这山珍海味。”
“大人为官多年,想必也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我这一路不容易呀,费了挺大周折才爬到今天的位置,总归是要杀鸡儆猴来立立威风的。大人可觉得我这话有理吗?”
月清一边吃一边不忘给眼前这位县爷心理暗示。
“是…是…是,您说的有理。”
县爷心里欲哭无泪。
敢情这是盯上他这位置了?他估计就是用来儆猴的那只□□…
月清安慰道:“大人不必紧张,这洪县的情况啊,倒也不是不可挽救,只要…”
说至一半,没了下文,只伸出手来,大拇指和食指来回摩擦。
县爷为官多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岂会不懂。当即小声对师爷说了几句,随后又附和月清。
“有事您尽管说,小人今后还望您多多指教。”
看他吩咐完这一切,月清饮杯酒又道:“在天子眼皮子下混啊,不管里子如何这面子总是要做足的,我初来乍到便看见你属地的子民活的是水深火热啊!”
月清摇头感叹她为官不易,然后做出一副好生规劝‘我是为你好’的模样接着道:
“您啊,好歹管管下面的人,把皇家的面子给足。天子打眼一看,诶?一点儿错没有!说不定你还能再升一升呢!再说了,谁不想往上爬呢?谁会嫌自己官大呢?但往上爬也要有个能让众人服口的理由啊。”
那县爷一听这话喜笑颜开,屁颠屁颠的给月清二人斟酒。这祸福转换的太快,以为是大难临头原来是大喜临门,换谁不高兴啊。
县官笑道:“您说的有理,日后还望多多提拔…不对,是多多关照。”
刚说到提拔,见月清不悦的眼神县官立马改口。
酒足饭饱,月清饮完最后一口酒,有些醉意道:“我是微服私访,消息不宜走漏出去。行了,也叨扰得够久了,是时候回去了。”
见月清要走,县爷拿着一个檀木盒子递给她,道:“客人远道而来,这是本地的一些‘特产’,拿回去尝尝。”。
月清摇摇晃晃地连忙推开盒子,呵斥道:“诶!你这是做什么,我从来不收这些。”
嘴上虽然这么说,眼睛却朝身边扶着她的越三瞟了瞟。
县爷会意,转手将盒子递给越三,越三默默接过。
月清打了个酒嗝,满意的拍拍县官的肩膀,道:“懂事儿!”
————
出了县衙,天色已是昏暗。这一番折腾时间竟过去了这么久。
月清揉揉肩膀,道:“打开看看吧!有多少?”
眸中清明,脸上虽有些许残红,但全无醉意。
越三道:“正好一千两!”
打开盒子,十张崭新的百两银票平平整整的躺在盒子里。
月清有些惊讶道:“好家伙…一两银子够丁山那样的人吃一个月的了。呵,一千两,真够贪。”
回身看着县衙的牌匾,写着‘光明正大’四字,真是讽刺!
越三看着银票若有所思:“这银子你打算怎么办?”
月清也是想也不想的答道:“给你了。”
越三问道:“为何?”
没有想到月清会将银两给他,昨日她在巷子里席地数钱的财迷模样,他现在还记忆尤深。
月清神秘兮兮地看着眼前这位略有些古板的男子道:“我又不缺钱,倒不如拿出去做善事,一千两换做粥钱够救很多人了吧?拂衣公子!”
越三惊问:“你如何得知?”
此事他从未向人提起过。
月清道:“我去打粥时看见管事的,那管事的昨日夜里向我问了路,恰巧今早又去了你房间,然后你就出来了。”
月清跳起来朝着越三肩膀撞一下。接着道:“可以啊!看不出来如此温润的三公子藏的够深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看来民间谣传还是有三分可信的!若不是连着好几个巧合被我撞见,可能我还被蒙在鼓里呢。”
越三也不再隐瞒,笑着默认,眼前这个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的多。
越三调侃笑道:“月兄也不简单啊,磨磨嘴皮子功夫就把县老爷收拾得服服帖帖,还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