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八十)(1 / 2)
王氏来的很快, 快的就仿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p>
她的神情里透着某种隐秘的得意, 看向鸳鸯这些贾母的丫鬟, 就像在看一群死物。</p>
是的,在王氏看来, 这些一个都不能留。</p>
触及她的目光,鸳鸯心里“咯噔”一声,恐惧蔓延来来。</p>
——她觉得, 她让人请王氏过来, 是走了一步死棋,还是无力回天的那种。</p>
这让她下意识地把刚才给贾母垫背时,抓到的几张纸握得更紧, 并趁人不注意, 悄悄分出了两张, 揉成团塞进了袖袋里。</p>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王氏迅速变脸, 转瞬间已是满脸的焦急担忧。</p>
鸳鸯急忙抢着答道:“奴婢们也不知道怎么了, 老太太突然就晕倒了。”</p>
她一个父母都在金陵看老宅的丫鬟, 能在贾府这么多丫鬟里脱颖而出,成为贾母身边的第一心腹, 鸳鸯绝对是一个聪明人。</p>
她很清楚, 这个时候, 想要活命的话, 就绝对不能攀扯太太。</p>
因为, 老太太的症状, 与老爷当日实在是太像了!鸳鸯只觉得细思恐极。</p>
但她只能装傻, 并暗暗祈祷太太会看在她识时务的份儿上,放她一马。</p>
王氏立刻大怒:“你们都是怎么伺候的?来人,把他们都给我带下去,堵住嘴关进柴房!”</p>
她话音一落,就有一群身强力壮的婆子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就去扭屋子里伺候的丫鬟。一时之间,哭喊求饶之声不绝。</p>
“太太,奴婢有要事禀报!”鸳鸯躲开了冲到自己面前的婆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p>
——她注意到,内室这么大的动静,外间守着的丫鬟、婆子却半点儿动静也没有。</p>
这说明什么?</p>
只能说明外间守着的人,已经被太太的人控制住了。</p>
也是,毕竟太太才是府里的当家主母,老太太再怎么尊荣,也已经快被太太给架空了。</p>
王氏看了她一眼,见她满脸都是惶恐,向抓她那个婆子点了点头,那婆子就退到一边去了。</p>
“说吧,你有什么事?”</p>
等其他人都被带下去之后,王氏才好整以暇地问。这个时候再看,她脸上哪里还有半分担忧之色?</p>
鸳鸯颤巍巍地举起一叠被抓的有些皱的纸,咽了咽口水,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太……太太,这是方才奴婢扶老太太的时候,捡到的。请太太过目。”</p>
“拿过来。”王氏朝周瑞家的示意。</p>
周瑞家的立刻上前,从鸳鸯手里接过那叠纸。而鸳鸯趁机褪下手上的一个金镯子,迅速塞进了周瑞家的手里。周瑞家的若无其事地一回手,那镯子便落进了自己的袖袋了,给鸳鸯递了个“安心”的眼神。</p>
鸳鸯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小半儿。</p>
——就像她这个老太太的心腹能影响老太太一样,周瑞家的作为王氏的心腹,某种程度上,也能影响王氏的决定。</p>
王家从前教女儿,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王氏更是时常说自己不识字。</p>
其实,真正大家出来的女儿,哪里有真不识字的?要是真不识字,她们又怎么管家理账?</p>
她们口中的不识字,就如才女们自称的“略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一样,都是自谦之词。</p>
因此,王氏其实也是识字的,只是不以读书为要而已。</p>
她接过那叠纸,随意翻了翻,见果然是贾母收集的自己谋害贾政的证据,不由冷笑一声,旋即得意洋洋地走到灯火旁,亲手取了灯上的罩子,把那叠罪证焚成了灰烬。</p>
“你便是找到了又如何呢?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她慢慢走到榻前,神色得意又癫狂地盯着双目紧闭的贾母,恨不得掐住这老虔婆的脖子使劲儿摇晃。</p>
但想想待会儿太医就要来了,王氏忍住了。</p>
反正,贾政母子已经落到了她的手里,她也并不急于一时。</p>
她深吸了一口气,淡淡地看了鸳鸯一眼,漫不经心地说:“把她也带下去吧。”</p>
鸳鸯一惊,下意识地去看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说了声:“且慢。”</p>
王氏询问地看向周瑞家的,却并没有露出责怪的意思。</p>
周瑞家的上前一步,附在王氏耳边低声道:“鸳鸯毕竟是老太太的心腹,若是有她在大老爷和姑太太面前替太太周旋,会免去很多麻烦。”</p>
王氏微微沉吟,点了点头:“还是你考虑的周到,那就暂且赦了她,让她继续服侍老太太。”</p>
周瑞家的赔笑道:“我不过是跟着太太身边聆听教诲,学得了些许皮毛而已。”</p>
然后,周瑞家的的虎着脸对鸳鸯道:“太太开恩,允许你将功补过。你往后要好生服侍老太太,太太是不会亏待你的!”</p>
鸳鸯登时面露喜色,连连磕头不止:“多谢太太,多谢太太!奴婢以后定然忠于太太,为太太分忧解劳。”</p>
王氏不禁赞叹:“好一个伶俐的丫头,怨不得老太太一刻也离不得你呢!”</p>
鸳鸯笑的比哭都难看,一个字都不敢多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