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大四上半学期的课程不多,大部分学生的学分其实早就都已经达到了毕业要求,写毕业论文的事也都被学校统一安排在了大四下学期,因此大四上学期,这半年的空闲时间对考公、考研以及考编的学生来说十分宝贵。
许昭对开学早就没了感觉,他今年暑假几乎天天都泡在学校图书馆里,成天醉心学习无法自拔,开学的热闹和惆怅都从他身上抽离了,他现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学校里的各大广场和道路上都放置了社团招新的展板,年轻的社团干事在路上拦人发传单,招募新入社的成员。许昭从人海中穿过,拿了满手的宣传海报。
他本身就是比较注意外在形象的人,身材管理、发型管理,皮肤管理都做的不错,虽然已经大四,却比不少刚进校园的高中生看着还阳光帅气,路上碰见的学生,排除认识他的,没有开口叫他学长的。
九月到十二月只剩四个月不到的复习时间,许昭坐在图书馆里,心情还是静不下来,索性拿出手机,找到去年在学校官网上下载的一张图。
学校给优秀青年学者颁发聘书,许昭被于邵拉过去给他们学生会做礼仪,正巧颁到的是陈橙,摄影师刚好把他们拍了进去。学校当年的宣传报道还用上了这张图。照片里陈橙罕见地穿着干练的西装,低调而内敛,微笑着从校长手里接过聘书,许昭就站在他身后,虽然在照片里被挡住了脸,只露出了半截肩膀。
他看着图片傻傻地发笑。喜欢一个人似乎就是一种缘定的事情,两人一瞬间对视的明波流转,相遇那一刻环境气氛的推动,在两人之间激发出名为荷尔蒙的物质,带动起心跳的频率。从眼神交互中能感觉出来对方和自己有着一样令人冲动、晕眩的想法。
欧美电影里常出现的一见钟情后****的剧情,小的时候看时觉得西方人真是热情奔放,等及长大了,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人,才知道人原来真的会对萍水相逢的人产生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有过的热烈期盼,盼望着有什么能将两个人联系起来,盼望着能和他发生些什么。纵使对他不了解,哪怕手里只握着如蛛丝般脆弱的机会都不愿松手,这份冲动是如此可遇不可求。
“有时间吗?见一面吧”,许昭在聊天界面轻快地打出这几个字,焦急地等着回复。
“在上课”
许昭对面坐着的还是比他当年高三班主任还严苛的于邵同学,玩手机已经被他明里暗里瞪了不少眼,看了陈橙的回复,许昭一直憋着笑声,但控制不住自己面部肌肉的走向,和飞跃的心情带来的身体微颤。
一只细长的手有力的点了点他的桌子前面,于邵用眼神左右撇了下,又摇摇头,示意他周围的学生都在学习,不要影响到人家。许昭收不住笑意,只能抱歉地抿着嘴对着于邵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他光是想到陈橙在课堂上一本正经地上着课,课堂间隙,底下学生抓耳挠腮做着题,却没人知道他们眼前,那位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其实在偷偷回着他的微信,就开心得想要大笑、大叫。
“好好复习,玩什么手机,刚刚边上一个女孩子都走掉了,图书馆的位置不好占,如果影响了别人不好”
于邵发来一条消息,附加一个可爱又愤怒的表情,恩威并施,严肃又不施加太多压迫,很符合于大主席的个性。
“知道啦~~”许昭回了一个从班里女孩子那里收集来的小孩子表情包。
早上的时间过得飞快,每天的时间都好像不够用一样。
于邵的学习压力不小,许昭很早就主动提出不用和自己一起吃饭,许昭吃饭比较耗时,细嚼慢咽,又容易经常走神,不想耽误于邵时间来等他,但于邵一直坚持要和他一起,两人再三推让下,才决定开学以后就不用一起吃饭了。
许昭的目标是本校数院,是普通985院校中的一流专业,对比于邵来说还是稍微轻松一点,再加上他本就动机不纯,即使没有考上,自己拿着土木专业的学位和设计作品,也不会养活不了自己。
吃着午饭的间隙,随便玩着手机,陈橙突然给他打来了语音电话,许昭喝了口汤把食物咽下,火速接了电话。
“我在开车,早上课刚上完”
“现在才上完,你还拖堂呢?”
陈橙忍不住地笑了:“没有,早就下课了,几个学生有些听不懂的地方,耽误了点时间”
“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是不是还跟你要微信、要电话了?”许昭疑中带酸,完全没意识到把自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给暴露了干净,他到底还是个没谈过恋爱,对着初恋对象瞒不住心事的男孩子。
陈橙心想不懂装懂那是你吧,面儿上还是淡定说着:“小孩子刚上大学,和高中一样认真学习,这是好事,怎么到你这儿就变成坑蒙拐骗了,电话肯定第一节课就写在PPT上了,哪儿有授课老师对联系方式保密的”
许昭经他这么一提醒,真觉得自己怪傻的,这才把话题绕到了约见面上。
“陈老师最近可有空否?想请你去看演唱会”
“嘀—”比较刺耳的汽车鸣笛声透过手机传过来,许昭猜测陈橙应该是在开车,连中饭都来不及吃,应该最近挺忙吧,他心里做好了可能会被拒绝的准备。
“你最近考研不是正到关键时候,怎么,这么游刃有余,还有时间去看演唱会”,陈橙语气淡定,没一点开车被堵在路上脾气,他的脾气真是极好的。
岚市市区是禁止鸣笛的,许昭估计他那边是堵车堵狠了,才导致有些暴躁的司机宁愿被扣分也要泄愤去嘀这么几下。
“考生也想看演唱会呀,我有一个喜欢的乐队,十二月份要来岚市开演唱会,我能邀你一起去吗?”
“嗯……我不一定有时间,今年下半年出国交流会比较频繁一些”,陈橙如实说道。
“没关系,工作肯定比较重要嘛,我只是想说如果那时候你有时间的话,就和我一起去吧,在岚市体育馆,离你那边挺近的”,许昭犹豫了一下,继续问了一句,“行吗?”
陈橙好不容易从堵车流中脱身,不走高速,走小路,身边的风景逐渐从单一的建筑物变成繁华热闹的街道,许昭的声音里满是期待,他竟没办法说不,手指在方向盘上摩挲着,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电话那端的许昭开心坏了,像一个对着流星许愿实现了的小女孩,陈橙又问了一些他学习上的事,对知识点的看法事无巨细,也就在说题的时候,他比任何刻意摆架子的时候更沉稳持重。
陈橙今天开车来市区,是为了参加市内另一所大学的一个讲座,他博士期间的导师应邀来中国,将会在那所大学讲课,他作为学生理应去捧场,这一路堵车加上绕路,把他和导师的寒暄时间都给堵没了。
挂了电话,许昭手机里突然闪进了一条微博推送,是他早些日子就关注了的一位知名数学老师的大V账号,发了去岚市参加xx大学Adam教授讲座的图片。
这个教授的名字怎么那么耳熟,许昭划掉推送,看到通话记录里的陈橙名字时,突然记起来了。
他看了给于邵发了条消息,从食堂直接出了校门,打车走了。
由于对这一片的路不熟,找停车位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最终,陈橙还是迟到了2分钟才到现场,讲座所在的礼堂被学生们围的水泄不通,他看着局面有些为难,倒不是迟到的问题,他的导师是个很洒脱的美国人,70多岁了还精神矍铄,除了对学术方面要求严谨外,生活上的问题一般不会放在心上。
只是陈橙自小受到了良好的中式教育,因为堵车迟到虽然是客观原因,但对于一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他来说,还是十分有挫败感。
陈橙在场外叹了口气,无奈地拿着礼物从堆满学生的门口出来,去了礼堂外側的一扇窗户下,靠着墙,听着演讲厅里的熟悉的声音和话语,想到自己此刻真是像寓言故事里躲在屋外偷偷听课的小孩,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怎么不进去,在这儿偷听?”
耳边一直是英文,突然插入一句中文,陈橙愣了一下神,再抬头看时,许昭已经站在了他面前,笑得一脸灿烂,一副“快问我怎么会在这”的表情。
陈橙如他所愿问了。